服务热线:400-171-3318

卫生新闻媒体范文10篇kaiyun

时间:2023-12-27 16:39:37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kaiyun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国举办奥运会之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到贯彻落实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关系到各项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20*年的卫生新闻宣传工作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切实做好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现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根据全省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加生新闻宣传工作,强化各级卫生部门新闻宣传意识,提高媒体沟通能力,主动做好舆论引导,树立卫生行业良好形象,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大力宣传各级卫生部门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情况。宣传各级卫生部门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具体行动;宣传各级卫生部门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卫生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大力推动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大力宣传各级卫生部门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创新措施与成效。在国家医改方案出台前,重点宣传积极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就、探索、经验;方案出台后,重点宣传方案的政策解读、卫生部门的积极态度和结合当地实际的改革设想,引导媒体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报道和评论,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大力宣传加强我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药品供应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积极宣传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医院管理年活动和急救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法制建设及执法监督、行业作风建设等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全面展现各地卫生发展的新思路、卫生改革的新突破、卫生工作的新举措和卫生行业的新风尚。

  (四)大力宣传各级卫生部门着力改善民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承诺十大实事的情况。围绕“继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健康专栏、专版,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传播健康知识,使群众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五)结合有关卫生日开展相关宣传报道。在每个卫生日前,积极与相关媒体联系、沟通,准备相关宣传资料,及时提供给媒体,主动占领有效新闻宣传阵地,扩大影响力。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卫生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加大正面宣传工作的力度。及时推出卫生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卫生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挖掘、推广和宣传报道医疗卫生工作者中的先进事迹,以事实说话,用典型引路,弘扬主旋律,树立卫生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增强新闻宣传意识,主动加强与新闻宣传主管部门的联系,争取其对卫生新闻宣传的关心和支持。主动与新闻媒体建立顺达通畅、互信互动、密切合作的关系,积极配合媒体的采访和报道,为媒体提供及时、周到、便捷的服务。通过记者通气会、媒体座谈会、联谊会等多种形式,倾听媒体和公众对做好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使卫生新闻宣传更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三)开展舆论引导工作。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有效形式,积极主动解疑释惑,消除群众的疑虑和误解;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增进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中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认识,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舆情收集和分析工作,对于新闻媒体的一些不实报道和故意炒作,要及时澄清和纠正。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公开、透明、及时、全面、准确的原则,完善信息机制,不断改进和加生新闻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要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卫生新闻宣传有组织机构、有工作计划、有经费投入、有制度保障、有检查落实,并积极探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各地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新闻制度、接受记者采访管理制度和会议报道制度等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及时卫生政策信息、医疗服务信息、公共卫生信息、监督执法信息、预防保健信息等,提高新闻的效果和权威性,实现新闻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规范卫生新闻。涉及卫生工作综合性情况的新闻,经主要领导同意后,由新闻办统一组织,有关处室准备相关文字材料,由有关厅领导或处室负责人向新闻单位。有关专业性卫生工作的新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由新闻办统一组织,有关处室准备相关文字材料,由主管厅领导或处室负责人。有关会议报道,根据厅领导指示或主办处室申请,由新闻办统一组织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会议,主办处室准备相关会议资料,必要时草拟新闻通稿。涉及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宣传报道,由有关处室提供文件原文及电子文本,由新闻办统一对各新闻媒体,各处室不得自行向新闻媒体。

  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通过举办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研讨班等多种方式,提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认识,掌握新闻宣传技巧,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增生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各项卫生工作服务,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中心工作,全面、准确、主动、及时地向公众介绍卫生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我市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效;针对卫生舆情动向,及时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消除不实报道的影响,形成卫生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保证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宣讲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介绍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以及重要卫生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信息以及其它需要通过媒体向公众介绍的卫生政务信息;针对外界对卫生工作所产生的误解、疑虑,通过及时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驳斥谣言。新闻的内容不得违反事实,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1、市卫生局设新闻发言人,由局新闻信息中心(对外称“市卫生局新闻办公室”)负责归口管理局机关新闻工作。

  3、市卫生局如果以市政府名义召开新闻会,须先到市政府新闻办(市委外宣办)领取新闻会审批表,按要求填写后报市政府新闻办(市委外宣办)审批。

  4、市卫生局自行召开新闻会,需提前四天将召开新闻会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详细情况报市政府新闻办(市委外宣办)备案;并自行负责邀请记者kaiyun。

  6、非新闻发言人不得随意公布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根据新闻的内容、目的和要求,从实际效果出发,充分利用例行新闻会、专题新闻会、新闻通稿、组织记者采访等不同形式,开展新闻工作。

  1、例行新闻会。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局新闻办公室(新闻信息中心)负责定期组织召开,可由新闻发言人自行,也可由新闻发言人主持,邀请处室或单位领导,必要时可邀请局领导出席例行会。主题由新闻办公室和业务处室商定,新闻发言人审核;材料和答问参考由业务处室提供素材,新闻办公室负责整理,重大和敏感问题的答问参考应报请局主要领导审定。

  2、专题新闻会。专题新闻会不定期召开,可由局新闻办公室应处室要求或由新闻办公室商有关处室,根据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需要,报请局主要领导同意后有针对性地安排,新闻办公室和业务处室共同组织实施。专题新闻会由新闻发言人主持,可请处室负责人向新闻单位介绍某一重要卫生工作的思路、出台的政策措施、举办的重大活动,通报最新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就媒体关心的问题沟通信息、回答提问。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工作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统筹协调,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及有关部门配合组织实施。正确处理新闻与信息保密的关系,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工作。卫生工作中的事项,公开是常规,保密是特例。要积极推动卫生政务公开,提高卫生工作透明度,坚持“公开、透明、准确、及时、全面”的原则,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机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同时,对按照有关规定暂时不能公开的事项和内容,要采取保密措施,必要时应向有关新闻媒体进行解释。

  3、新闻通气会和情况通报会。主要是为媒体深入了解某一卫生政策信息、了解一段时间内重点工作或重大事件具体情况而举行,一般情况下只邀请省、市媒体记者参加。

  召开新闻会,人必须回答记者相关提问;召开情况通报会,人可不回答记者提问。

  4、媒体座谈会或联谊会。一般在年终或年初举行,把卫生系统和媒体单位的代表召集在一块,在和谐友好气氛中进行交流和沟通。

  [论文内容摘要]党的报告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无论是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许多代表参加的“讨论发言”,都十分重视并且热议着“民生”的话题。可见,民生的改善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应以党的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2007年10月15日,同志在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要“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2008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无论是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许多代表参加的“讨论发言”,都十分重视并且热议着“民生”的话题。

  无疑,民生的改善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宣传导向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新闻传播运作中,要以党的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关于民生新闻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业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在当前有关民生新闻的讨论中,主要存在着“合一说”“平民说”和“群众说”三种说法。这些说法,均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对其本质特征的某一方面进行了阐释,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并没有全面准确地概括好民生新闻的本质内涵。朱寿桐等人从民生新闻关注的对象、反映的内容、采取的视角和表现的价值理念出发,将其定义为:“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生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

  民生新闻是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闻样态。作为新闻,它必须遵循党和政府对于一般新闻的原则要求,体现新闻的党性原则;同时,它又要突出民生,反映民声,表达民心,体现出它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显著特色。民生新闻的这种“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的基本定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在指导思想上一直强调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民生价值,无论是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同志提出的“三为”方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无论是新闻业界里贯彻执行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原则,还是今天社会里强调落实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明显地透现出了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我们的新闻业,尤其是公家的新闻媒体,更应该注重民生新闻报道,体现出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种深蕴时代内涵的民生新闻报道,符合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今日各家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民生新闻来看,从新闻传播这一特定的行业角度,正是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政府的这一根本宗旨。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这类适宜民生新闻报道的媒体,要自觉担负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要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理顺群众的不满情绪,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比较常见的如干群之间的矛盾、消费者与商家的矛盾、个体企业主与打工者的矛盾等等。尽管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如果不及时化解,把这些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出现严重的后果,影响安定团结、影响社会和谐。所以,新闻媒体要利用民生新闻报道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矛盾,理顺群众的不满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宣传鼓动和舆论导向的重大作用。

  1.利用民生新闻报道,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由于一些人法律意识薄弱,受利益驱动,见利忘义,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受到伤害的群众心中不平,强烈不满。如果不及时使矛盾解决,极少数人就有可能一时想不通而走向极端,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新闻媒体得知此类新闻线索或得到他们的“投诉”后,及时利用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有关部门配合,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那就可避免矛盾激化,不至于出现不和谐因素。如《燕赵都市报》接到群众“一打工妹被个体老板剃了阴阳头遭到人身侮辱”的投诉后,将个体老板的不法恶行予以曝光,执法部门对恶老板予以惩处,为打工妹伸张了正义,并对打工妹进行了妥善安置,避免了不良后果。又如他们接到群众投诉,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成功解救了被困在外地的受传销所骗的群众,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也就理顺了情绪。这样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像一些群众受骗受欺,把一些心中的不映到新闻媒体,该媒体组织派人调查核实,将事实真相予以公布,批评了不良行为,也让这些群众出了口怨气,得到了宣泄,心理上得到了安慰,便可以化解许多矛盾。

  2.利用民生新闻报道,消除群众的各种疑惑。喻国明教授把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是“解气”的时期,90年代是“解闷”的时期,进入2l世纪是“解惑”的时期kaiyun。改革开放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也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实行改革开放,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在一些很是特殊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群众对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譬如政策的调整或新规定的制定),由于一时不理解,或从局部利益出发,产生了不满甚至对立情绪。如果不及时理顺这些群众的情绪,就会影响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发挥民生新闻报道联系群众的优势,针对群众的不满情绪,多做宣传解释工作,让群众了解新的政策调整、采用新规定的意义,解除群众的疑虑,消除群众的困惑,使群众心平气和。

  如国家“房改政策”“医保政策”的颁行,新闻媒体就宜用大量篇幅进行宣传,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问,群众心里清楚了,疑虑消除了,就会转向支持和配合。又如城市整容,必然使马路边上的摊贩产生怨言,新闻媒体要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另外,新闻媒体也要为群众开辟“来电来信”“百姓心里话”等栏目,让群众有反映意见、抒发心声的地方,这也是理顺群众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新闻媒体所做出的民生新闻报道,应从民生角度悉心解读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尽可能地满足民众思考、行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从民生的角度诠释“国计”,关注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生活状态,更好地服务大众。

  3.利用民生新闻报道,揭露消极腐败现象。广大群众对腐败现象,社会不良风气、坏人坏事极为不满。新闻媒体要与纪检、监察、执法部门密切配合,不断揭露消极腐败现象,揭露坏人坏事,使腐败分子、坏人恶人受到惩处,让群众拍手称快。群众消了气,去掉了堵心的事,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化解社会矛盾时,新闻媒体既应重视主要矛盾,又不可忽视次要矛盾。看似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细小纠纷,但总有人有“不平”、有痛楚,因而应让群众有苦有处诉,问题有人揭,困难有人帮,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一家小店与周围住户因“采光”产生了矛盾,投诉到报社,如果不管,最后可能闹到打架斗殴或到法院打官司。报纸干预了,批评小店不应影响住户采光,结果小店进行改建,把矛盾解决了,小店主和周围住户双方也就相安无事了。现在许多为难事、不平事、不顺心的事,就是因为没人问、没人管,所以群众才产生一些误解,甚至还会产生比之以前还要激烈的矛盾心理,从而引发一些难以预料的重大事件。如今,许多新闻媒体都设立了“新闻热线”“全天候”地接受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群众把新闻媒体当成他们倾吐心声、抱怨不平、寻求公平、讨回公道的地方。这就说明了新闻媒体采写的民生新闻报道确实有一定化解矛盾的威力,也说明了新闻媒体在具体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为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方面所做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的肯定,获得了群众的信赖。

  当然,任何新闻媒体在利用民生新闻报道为大众服务时,都要注意策略、把握时机。一是要加强社会性合作。记者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员,在采访报道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须由执法部门配合,最终才能解决。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些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现象,新闻媒体要慎重行事,不能盲目干预,轻易表态,以防事态扩大,干扰大局。因为有的矛盾需要内部解决,有的矛盾解决需要时间,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不可操之过急、匆忙行事。三是正确对待群众性行为。如群众、请愿等,记者不要盲目参与,否则会火上浇油,帮倒忙,给各级领导部门的工作造成被动。四是解决矛盾要有始有终。对一些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向群众做解释报道,或请有关部门对群众有所答复,不要有头无尾,不要让切盼很快解决问题的群众大失所望。

  民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态性表征,其内涵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现在人们热议的民生话题,已不是单纯的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关系更加密切的现象,涉及到接受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相当突出的社会生活层面。这些关乎社会民生的话题给新闻媒体开展民生新闻报道提供了新闻线索和丰富资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根据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来确定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1.重视教育报道。“教育是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大计。教育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提高人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kaiyun。“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加大教育新闻的报道力度。如报道教育结构优化的问题、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考试招生制度及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问题、公平教育、教育收费、助困体系建设等问题。

  2.重视就业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耕者有其田”,才能饥者有其食、寒者有其衣。就业是人民群众生存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加大就业问题的新闻报道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实施的积极就业及自主创业政策等。如大力报道高校毕业生、退役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择业、就业、自主创业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对农民工的善待政策、国家对困难群众的援助措施等实际情况。

  3.视收入分配报道。“收入分配是民生的源泉”。收入分配是人民群众休养生息最为直接的物质来源。只有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体现社会正义、公平合理,人民才算真正当家作主,改革发展成果才算让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才会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奔小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那些处于低收入水平的难免会有消极情绪和挫败感,他们会怀疑我们的政策、制度和措施,质疑我们行进的路向、目标和前景。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离不开各地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我国的社会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宣传各地所做出的缩小收入差距的种种努力,以消除人民群众内心的积怨。

  4.重视社会保障报道。“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依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我们所做的关于民生新闻报道,应注意宣传已在逐步形成并且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实际情况,使大家对生产生活有安全感,体会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他们办的好事、实事,让他们由此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全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感到一种“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安全感。如大力报道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残疾人事业、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等内容。

  5.重视医疗卫生报道。健康是人生存的基本前提,事关千家万户。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城市和农村现行的医疗卫生制度。如大力报道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突发性或流行性病害预防等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检测、咨询服务等情况。

  6.重视社会管理报道。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团结的必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我国的社会管理状况。如报道信访制度、特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整治城乡社会治安秩序、限制特殊时段的粮油食品价格等活动。

  总之,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以党的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依据,确定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做好、做快民生新闻报道的本职工作。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载《中国改革报》2007年10月25日。

  [论文内容摘要]党的报告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无论是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许多代表参加的“讨论发言”,都十分重视并且热议着“民生”的话题。可见,民生的改善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应以党的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2007年10月15日,同志在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要“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2008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无论是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许多代表参加的“讨论发言”,都十分重视并且热议着“民生”的话题。

  无疑,民生的改善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宣传导向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新闻传播运作中,要以党的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关于民生新闻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业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在当前有关民生新闻的讨论中,主要存在着“合一说”“平民说”和“群众说”三种说法。这些说法,均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对其本质特征的某一方面进行了阐释,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并没有全面准确地概括好民生新闻的本质内涵。朱寿桐等人从民生新闻关注的对象、反映的内容、采取的视角和表现的价值理念出发,将其定义为:“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生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

  民生新闻是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闻样态。作为新闻,它必须遵循党和政府对于一般新闻的原则要求,体现新闻的党性原则;同时,它又要突出民生,反映民声,表达民心,体现出它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显著特色。民生新闻的这种“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的基本定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在指导思想上一直强调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民生价值,无论是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同志提出的“三为”方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无论是新闻业界里贯彻执行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原则,还是今天社会里强调落实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明显地透现出了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我们的新闻业,尤其是公家的新闻媒体,更应该注重民生新闻报道,体现出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种深蕴时代内涵的民生新闻报道,符合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今日各家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民生新闻来看,从新闻传播这一特定的行业角度,正是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政府的这一根本宗旨。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这类适宜民生新闻报道的媒体,要自觉担负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要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理顺群众的不满情绪,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比较常见的如干群之间的矛盾、消费者与商家的矛盾、个体企业主与打工者的矛盾等等。尽管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如果不及时化解,把这些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出现严重的后果,影响安定团结、影响社会和谐。所以,新闻媒体要利用民生新闻报道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矛盾,理顺群众的不满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宣传鼓动和舆论导向的重大作用。

  1.利用民生新闻报道,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由于一些人法律意识薄弱,受利益驱动,见利忘义,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受到伤害的群众心中不平,强烈不满。如果不及时使矛盾解决,极少数人就有可能一时想不通而走向极端kaiyun,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新闻媒体得知此类新闻线索或得到他们的“投诉”后,及时利用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有关部门配合,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那就可避免矛盾激化,不至于出现不和谐因素。如《燕赵都市报》接到群众“一打工妹被个体老板剃了阴阳头遭到人身侮辱”的投诉后,将个体老板的不法恶行予以曝光,执法部门对恶老板予以惩处,为打工妹伸张了正义,并对打工妹进行了妥善安置,避免了不良后果。又如他们接到群众投诉,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成功解救了被困在外地的受传销所骗的群众,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也就理顺了情绪。这样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像一些群众受骗受欺,把一些心中的不映到新闻媒体,该媒体组织派人调查核实,将事实真相予以公布,批评了不良行为,也让这些群众出了口怨气,得到了宣泄,心理上得到了安慰,便可以化解许多矛盾。

  2.利用民生新闻报道,消除群众的各种疑惑。喻国明教授把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是“解气”的时期,90年代是“解闷”的时期,进入2l世纪是“解惑”的时期。改革开放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也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实行改革开放,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在一些很是特殊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群众对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譬如政策的调整或新规定的制定),由于一时不理解,或从局部利益出发,产生了不满甚至对立情绪。如果不及时理顺这些群众的情绪,就会影响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发挥民生新闻报道联系群众的优势,针对群众的不满情绪,多做宣传解释工作,让群众了解新的政策调整、采用新规定的意义,解除群众的疑虑,消除群众的困惑,使群众心平气和。

  如国家“房改政策”“医保政策”的颁行,新闻媒体就宜用大量篇幅进行宣传,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问,群众心里清楚了,疑虑消除了,就会转向支持和配合。又如城市整容,必然使马路边上的摊贩产生怨言,新闻媒体要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另外,新闻媒体也要为群众开辟“来电来信”“百姓心里话”等栏目,让群众有反映意见、抒发心声的地方,这也是理顺群众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新闻媒体所做出的民生新闻报道,应从民生角度悉心解读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尽可能地满足民众思考、行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从民生的角度诠释“国计”,关注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生活状态,更好地服务大众。

  3.利用民生新闻报道,揭露消极腐败现象。广大群众对腐败现象,社会不良风气、坏人坏事极为不满。新闻媒体要与纪检、监察、执法部门密切配合,不断揭露消极腐败现象,揭露坏人坏事,使腐败分子、坏人恶人受到惩处,让群众拍手称快。群众消了气,去掉了堵心的事,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化解社会矛盾时,新闻媒体既应重视主要矛盾,又不可忽视次要矛盾。看似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细小纠纷,但总有人有“不平”、有痛楚,因而应让群众有苦有处诉,问题有人揭,困难有人帮,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一家小店与周围住户因“采光”产生了矛盾,投诉到报社,如果不管,最后可能闹到打架斗殴或到法院打官司。报纸干预了,批评小店不应影响住户采光,结果小店进行改建,把矛盾解决了,小店主和周围住户双方也就相安无事了。现在许多为难事、不平事、不顺心的事,就是因为没人问、没人管,所以群众才产生一些误解,甚至还会产生比之以前还要激烈的矛盾心理,从而引发一些难以预料的重大事件。如今,许多新闻媒体都设立了“新闻热线”“全天候”地接受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群众把新闻媒体当成他们倾吐心声、抱怨不平、寻求公平、讨回公道的地方。这就说明了新闻媒体采写的民生新闻报道确实有一定化解矛盾的威力,也说明了新闻媒体在具体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为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方面所做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的肯定,获得了群众的信赖。

  当然,任何新闻媒体在利用民生新闻报道为大众服务时,都要注意策略、把握时机。一是要加强社会性合作。记者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员,在采访报道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须由执法部门配合,最终才能解决。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些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现象,新闻媒体要慎重行事,不能盲目干预,轻易表态,以防事态扩大,干扰大局。因为有的矛盾需要内部解决,有的矛盾解决需要时间,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不可操之过急、匆忙行事。三是正确对待群众性行为。如群众、请愿等,记者不要盲目参与,否则会火上浇油,帮倒忙,给各级领导部门的工作造成被动。四是解决矛盾要有始有终。对一些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向群众做解释报道,或请有关部门对群众有所答复,不要有头无尾,不要让切盼很快解决问题的群众大失所望。

  民生kaiyun,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态性表征,其内涵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现在人们热议的民生话题,已不是单纯的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关系更加密切的现象,涉及到接受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相当突出的社会生活层面。这些关乎社会民生的话题给新闻媒体开展民生新闻报道提供了新闻线索和丰富资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根据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来确定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1.重视教育报道。“教育是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大计。教育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提高人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加大教育新闻的报道力度。如报道教育结构优化的问题、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考试招生制度及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问题、公平教育、教育收费、助困体系建设等问题。

  2.重视就业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耕者有其田”,才能饥者有其食、寒者有其衣。就业是人民群众生存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加大就业问题的新闻报道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实施的积极就业及自主创业政策等。如大力报道高校毕业生、退役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择业、就业、自主创业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对农民工的善待政策、国家对困难群众的援助措施等实际情况。

  3.视收入分配报道。“收入分配是民生的源泉”。收入分配是人民群众休养生息最为直接的物质来源。只有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体现社会正义、公平合理,人民才算真正当家作主,改革发展成果才算让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才会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奔小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那些处于低收入水平的难免会有消极情绪和挫败感,他们会怀疑我们的政策、制度和措施,质疑我们行进的路向、目标和前景。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离不开各地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我国的社会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宣传各地所做出的缩小收入差距的种种努力,以消除人民群众内心的积怨。

  4.重视社会保障报道。“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依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我们所做的关于民生新闻报道,应注意宣传已在逐步形成并且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实际情况,使大家对生产生活有安全感,体会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他们办的好事、实事,让他们由此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全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感到一种“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安全感。如大力报道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残疾人事业、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等内容。

  5.重视医疗卫生报道。健康是人生存的基本前提,事关千家万户。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城市和农村现行的医疗卫生制度。如大力报道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突发性或流行性病害预防等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检测、咨询服务等情况。

  6.重视社会管理报道。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团结的必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我国的社会管理状况。如报道信访制度、特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整治城乡社会治安秩序、限制特殊时段的粮油食品价格等活动。

  总之,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以党的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依据,确定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做好、做快民生新闻报道的本职工作。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载《中国改革报》2007年10月25日。

  市创城办负责各督导组的综合协调和情况汇总,并根据需要组织对重点部位、重点问题的督导和调度。

  抽调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县级干部组建2个综合督导组,代表市创城办对市中心“六区”和主要责任部门落实创建责任制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一组:广播影视集团。负责督导“六区”文明城市创建组织领导情况;区、街道、社区三级创建责任体系建立和落实;社会宣传发动;市民文明素质教育;街道、社区文明市民学校建立和活动开展;社区(小区)突出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和互助情况等。了解群众知晓度、参与度。

  工作要求:1、深入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了解情况,督促工作。2、及时上报“六区”文明城市创建方面的重大活动和创新性措施。3、每日督导情况当天报市创城办。4、注重发现正反两方面典型,及时向市创城办和有关新闻媒体反映。5、对各区区分不同类型的街道、社区分别进行评比,根据评比情况分别于3月30日和4月15日对各区进行两次打分排名,结果报市创城办。

  结果运用:1、督导情况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在一定范围内通报。2、打分排名情况计入考核成绩。

  二组: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负责督导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局、市规划局、市人防办、市旅游局、市邮政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总工会、市妇联、市科协、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工商局、市药监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等市直部门落实文明城市创建责任制;本部门承担的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本系统服务窗口文明建设;督导“六区”对口业务部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情况等。

  工作要求:1、及时上报上述部门在文明城市创建方面的重大活动和创新性措施。2、每日督导情况当天报市创城办。3、注重发现正反两方面典型,及时向市创城办和有关新闻媒体反映。4、分别于3月30日和4月15日对上述部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两次打分排名,结果报市创城办。

  结果运用:1、督导情况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在一定范围内通报。2、打分排名情况计入考核成绩。

  由各主要责任部门分别组建9个专项督导组,根据职责分工进行对“六区”相关部门进行垂直督查指导。

  一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督导“六区”范围内的主次干道、交通路口、主要商业大街等部位的交通秩序整治维护和公安交警系统行业文明建设等情况。

  二组: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督导“六区”范围内的街巷、社区和其他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状况、公共设施管理维护和市政系统行业文明建设等情况。

  三组:交通运输局。负责督导“六区”范围内的车站、公交站点、机场及周边环境秩序整治;联运车辆、出租车、公交车管理;引导市民文明乘车和交通系统行业文明建设等情况。

  四组:民政局。负责督导“六区”社区服务设施维护和制度建设;社区居民文明素质教育;社区(小区)公共文明宣传栏建设;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帮扶救助;烈士陵园等公共场所环境维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救助和民政系统行业文明建设等情况。

  五组:团市委。负责督导“六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管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文明劝导情况和共青团系统行业文明建设情况。

  六组:卫生局。负责督导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开展,饮食服务行业卫生管理和卫生系统行业文明建设情况。

  七组:文化执法局。负责督导网吧等重点场所整治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行业文明情况。

  八组:总工会。负责督导“六区”范围内内各企业开展职工文明素质教育和工会系统行业文明建设情况。

  九组:教育局。负责督导“六区”范围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系统行业建设情况。

  1、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并指导解决突出问题。2、及时上报所督导单位组织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重大活动和创新性措施。3、注重发现正反两方面典型,及时向市创城办和有关新闻媒体反映。4、活动月期间,每周四下午4:00前将本周督导情况汇总,并通过电子邮箱报市创城办。5、根据责任分工,分别于3月30日和4月15日对“六区”进行两次打分排名,结果报市创城办。

  由市委督查室组建重点问题督导组,负责督导相关责任部门落实市委主要领导要求,组织开展交通整治,网吧治理,火车站周边环境治理,门匾、广告牌美化,植树绿化,窗口文明建设,图片影像资料制作等工作落实情况。

  工作要求:1、督促有关责任部门集中解决上述突出问题。2、问题整治解决情况及时报市委主要领导。

  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建新闻媒体督导组,负责督导各新闻媒体组织文明创建宣传责任目标体系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报道;开设文明城市创建专栏、专题,对单位、市民进行文明素质经常性宣传教育;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开展文明行为大褒扬、不文明行为大曝光等情况。

  工作要求:1、指导各新闻媒体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宣传报道。2、每日调度各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情况,并报有关领导同志。

  由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组建专业测评组1个,负责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有关标准,采取暗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于3月底和4月中旬对各区公共文明程度进行专业两次测评。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论。我国“非典”和“汶川地震”两个典型事件对信息报道所产生的不同社会反响充分反映了在全社会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传播就是管理,学会传播,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如果人为地阻碍信息流动,其结果往往会增加它的无序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引发社会问题。“非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报道这种重大的疫情,不等于疫情就不传播了,相反还造成了疫情和恐惧的同时蔓延。后期政府介入,进行公开报道后,人们在政府的动员下,才有序地开展防疫工作,并杜绝了流言蔓延。其实,维护百姓的知情权,及时报道突发性事件。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是政府应对非常时期工作重要的一环。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面对灾难性事件,政府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既要安置灾民、组织救灾抗灾和灾后重建,还要维护社会稳定和轶序。在这种非常情况下政府更需要通过权威信息来妥善处理和设法协调其与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系。

  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应该负责任的处理突发事故,维护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披露的信息可信度要高。政府部门是新闻媒体可靠的信息来源,新闻媒体是政府部门信息的渠道。政府部门要重视媒体在信息收集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提升自身的公信力。2003年“非典”流行的前半期,有关政府部门对疫情信息传播处理失当,直到一个月后才确立SARS危机的信息公开制度,导致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政府采取信息公开制度。面对灾难快速反应、积极有效救援,让国家形象、军队品质、民族意志等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深刻的报道出来,使政府的公倩力得到一次质的提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赢得世界的尊重。大多数突发事件“后果消极”,因此。主管部门以“容易引起恐慌”为由封锁新闻,“待原因查明后再报道”就可能错过报道的最佳时机甚至造成不良后果。事实上,从传播效果来讲,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危机公关,尽量快速、准确、全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树立服务公众的形象。

  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及时、准确的信息非常重要。因此,政府应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通过大众媒体及时危机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稳定人心。要主动研究各种可能威胁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提前制定应对的信息通报措施,建立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将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还要在保证内部信息畅通的同时,制定一个引导媒体面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的可行性战略,实现不同信息部门的协同和联动。

  汶川大地震发生正值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不久,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由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的新闻报道信息公开度、透明度是前所未有的。事实证明,这样真实的再现并没有带来恐慌,相反它使公众更加深刻地知晓灾区同胞的痛苦,感受生命的意义与相守的重要。传播学研究证明,当大的灾难如地震突发时,除了及时抢救伤员和防范疫病流行、山洪暴发等次生自然灾害外,还得防止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等“社会次生灾害”。这是因为灾难发生时,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心理也必然遭到重创,一般民众由于对灾难发生的时问、地点、程度、影响、伤亡情况不甚了解,也颇为关注与猜测。这时,主流的社会传播系统如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信息渠道闭塞或人为地控制信息,那么非常态渠道传播的流言就会大行其道,加剧社会恐慌,诱发非常态社会的集合现象,造成骚乱、恐慌,甚至引发严重的事件。如2003年“非典”初期信息处理失当,流言四起,引起公众恐慌及对政府的不信任等,教训深刻。实践证明,只有信息公开,才能最有效地减少社会次生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稳定人心,安定局势,科学合理地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共渡难关。

  流言、谣言止于公开。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若不及时信息,通报情况,就会使人们对情况不明随意想象,使谣言的传播有空间,给媒体的炒作留空间。如果政府及时真实信息,这些想象、谣言、炒作都会没有空间。“非典”流行前期,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封闭,大众传播渠道关闭,使人际传播的渠道如口头传播、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甚至QQ聊天就肆意流行。流言的泛滥源于权威信息的匮乏导致不确定度无法消除,也就是说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果在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不能获取,就会转向人际传播通道寻求答案。对于流肓的控制,普遍被认可的有效措施是,建立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最快速度地抢在流言前面最大化的公开信息,建立对流言的预警与防范机制。汶川地震的报道,信息公开程度前所未有,媒体谱写了感人肺腑的“灾难新闻”,全国人民都感受到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热诚,目睹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爱民情怀,如此大灾,没有流言盛行,也没有任何社会动荡。由此可见,信息公开更能维护社会稳定。“非典”时期流言曾经给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而汶川地震。由于媒体公开、透明、及时报道,真相始终跑在前面,针对种种传言,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电台、电视台、网站及时信息,使公众及时准确地掌握真实信息,迅速消除了人们的恐慌情绪。稳定了人心。同时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得以快速提升,民众及时得到而且信任主流媒体的信息,对击破谣言、避免社会恐慌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高效完成职责,取得了全社会高度信任。

  突发事件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可以起到广泛的社会动员、社会组织功能,引导各阶层统一认识,明确应对危机面临的困难和应该采取的措施,迅速集结力量,有效开展救助,形成有利于政府妥善、高效处理突发事件,化危机为转机的良好舆论氛围。

  危机结束后,政府和媒体危机全程信息中,对危机的原因、背景以及应对的经验、教训等及时进行总结,告知公众,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危机规避和防范意识,降低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例如抗击“非典”期问,政府对SARS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的介绍,对公众所疑惑问题的及时解答,既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增强了抗击“非典”的信心。也为以后有效防治卫生疾病等起了重要作用。

  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民众容易产生惊慌、恐惧的不安心理,媒体有责任通过具体的报道让民众重新认识现状。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在于向社会提供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舆论形成中只是个材料供应者和意见反映者,在重大公共事件面前它更是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者。如汶川地震发生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报道了政府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的抗震救灾工作部署,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24小时滚动直播,激发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许多媒体设置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社会所有关注此次灾情的民众提供最新的消息,一是为紧张进行的抗震救灾工作创造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二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发动社会力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后,作为社会管理机构的政府。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各方的信息汇总、梳理,通报事件的状况。分析事件发展的方向,这种认知的权威性是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在突发事件中,政府迅速协调组织媒体报道口径,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形成主流社会舆论,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动员功能。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当年“非典”时期,当广州市政府、广东省卫生厅于2月11日召开新闻会时,主流媒体及时打开信息传播渠道,全面报道事态真像,谣言在短时间内消失,政府“广东备有百日盐半年粮”的权威信息后,市民宽心,市面抢购风立刻平息。

  当灾难发生时,民众最想知道的还是现场一线的情况、听到灾区人民们最真实的声音。提高新闻媒体的媒介素养,可以迅速完善传媒运作机制,及时权威信息,杜绝流言的形成。在常态社会下,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舆论监督等。而在发生公共危机的非常时期,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则细化为预警、沟通、参与等等。新闻媒体对危机事件、危机受害者及危机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的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及全方位的报道,对引导舆论、维系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防范、化解公共危机处在关键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中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监视社会环境和适应社会环境等功能。监视社会环境,指媒体时刻注视环境的变化,持续不断地向社会提供信息,使人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施拉姆曾称传播的这种功能为“社会雷达”。“非典”前期。在最需要信息的时候,新闻媒体却保持着沉默,这是新闻媒体在传播中的失职。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协调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使之针对公共危机达成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共识。新闻媒体不仅要很好履行“社会雷达”的功能向人们及时准确地报告发生了什么事件,而且要向公众释疑解惑,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作出负责任的分析、解释、评判,引导舆论,协调各方,使社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媒体一系列的密集报道和动员组织,一方面,激发公众对受害者的同情心,缓解受害者心理上孤立无援的情绪和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为有效地解决危机奠定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基础。另方面,公众注意力被高度集中在对政府的期望之中,政府把各种抗灾救灾的决策变成所有人的共同行动,达到消除误解、共渡难关的效果。

  危机事件爆发后,公众迫切需要了解真相,由于大众传媒所具有的公信力、权威性,公众对新闻媒体的期望值相当高,准确、真实、及时的报道是新闻媒体的主要职责。汶川地震发生后,新闻媒体积极面对,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披露和解读,将新收集的信息如死亡人数、卫生防疫、救灾物资发放等及时公布,保证信息顺利流通和反馈,杜绝了不实信息的出现。在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的同时也有效缓解社会恐慌,避免谣言、小道消息的传播,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危机缓解的正确方向上来。尤其是媒体及时报道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深入危机中心地带,指导抗震救灾,慰问、看望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对于政府控制危机事态、稳定社会秩序、鼓舞救灾抢险士气起到积极作用。向公众展示了政府对公共危机的态度、立场,传递党和国家领导人果断、坚毅、亲民和勇于担当的形象,营造了全社会团结一心抗震救灾的良好氛围。与“非典”时相比,汶川地震的报道不仅使中国政府赢得了世界的尊敬,还使中国媒体也受到了世界同行的赞扬。

  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对自己职业负责,更是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要观察社会,思考现实,记录社会的进程,推动社会的前进。其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于一般的使命,必须培养强烈的新闻意识,百折不挠的毅力,以满腔热情、百倍艰辛、严格自律争取报道的成功。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传播者在履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阶级性、社会性、实践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等特点,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社会信誉的保证。在新闻传播中没有高度的职业规范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必然会缺乏社会公信力,最终会遭到社会的淘汰。可见,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个人操守,对新闻报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非典”事件发生在春节大假后期,待大家返回工作岗位时,病毒流行的传言以短信、电话等方式大肆传播,媒体才开始关注此事。由此看出,我们的媒体记者还没有树立强烈的职业意识,将新闻工作看作与其它的工作没有太大区别,在关键时刻,春节大假照样休假,而“随时随地处于工作状态”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我们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存在一定的媒介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缺失现象。

  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的新闻传播者,绝对不会在新闻采写中违反新闻传播规律带有个人成见地吹嘘或贬低,也不会未经验证审核就跟风转载。他们会各种欲望的诱惑履行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形成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通过报道、评论等来引导公众舆论,主动在媒体与社会、传播者与大众之间建立一个和谐关系。暨南大学范以锦教授在评价汶川地震报道时说:这次报道实现了媒体对灾难报道的重大突破,巨大的灾难之后,我们看到了难得的新闻开放,少见的突发事件现场的大规模记者群云集。从未有过的视觉版面和详尽的灾难及抗灾报道。让我们感受到了新闻开放与记者使命感的结合,我们的记者不仅表现出新闻理想和抱负,而且非常理性。他们把民族的悲欢作为自己的悲欢,把比族的命运作为自己的命运,让全国人民乃至海外华人都凝聚得如此紧密,媒体功不可没。这些都体现了我们新闻记者的专业精神,这种精神所蕴含的是新闻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意识又驱使着大批新闻工作者,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毅然走到了抗震救灾的最前沿,到第一现场、争第一时间、抢第一新闻,用及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压缩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传播空间。消解群众的恐慌心理,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非典”与“汶川地震”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道处理所产生的影响,使得社会公众必须面对媒体,重新掂量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与份量,社会公众原本对媒体的有限认识需要重新梳理,运用媒体获取信息以及对媒体信息分析、评判能力迫切需要提高。公务员之家

  自“公厕革命”开展以来,我国城市公厕在功能、生态、文化、管理等方面取得极大的改善,但其中的一些问题如关闭、无法使用等仍然没有彻底解决。面对这些关乎民生的“小事”,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都给予了大量关注,成为推进“公厕革命”进程中的关键舆论议题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以国内新闻媒体对2021年城市公厕无法使用的相关报道为数据基础,通过分析其新闻舆情的话语内容和传播特征,从而了解当前问题痛点及舆论焦点,以期进一步采取更及时、更精准的解决措施。

  首先,从海量的互联网大数据中获取2021年城市公厕无法使用等负面新闻报道是本文研究的起点,本研究借助蚁坊软件全网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设置了公厕不开放、公厕无法使用、公厕关闭、公厕锁门、公厕破损等关键词组得到原始数据。其次,根据新闻来源、时间、地域属性、文本内容几个方面信息作出筛选,剔除重复、主题不相关的数据,以增加样本的可用度和准确性。最后,用图表形式将舆情数据直观呈现,整合分析后得出相应结论。

  以时间为主轴,对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城市公厕无法使用的相关新闻报道数据库中的月度数量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上图所示。总体来说,媒体针对城市公厕的报道峰值出现在3月份、最低值在7月份;除第四季度呈现上升趋势外,其他波动过程无明显的规律性。可以看出,一是“城市公厕无法使用”新闻舆情存在季节性特征,3月份正值春季开始,公众外出旅游、活动等的需求明显增加,新闻媒体关注度随之增加,而冬季则呈现下降的趋势;二是新闻报道量的多少与问题严重程度的大小展现出负相关的态势,由于7月份因关门时间早、供水不足而导致的城市公厕无法使用、但大多能够及时解决,新闻媒体对该议题的敏感度到达最低值。

  从2021年城市公厕无法使用相关新闻的平台分布上看,APP、传统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是排名前三位的传播渠道,分别占比40.66%、25.57%、15.46%。APP兼具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移动平台的便捷性,其主体既包括官方媒体也有部分自媒体,构成传播公厕议题的主要力量;新闻媒体本身即为原创信息的提供者,传播主体通常为官方媒体,是舆情走高的阵地之一;依托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微信公众号,部分官方账号和大部分自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发挥助推作用。除此之外,问答、视频、论坛等传播渠道共占比18.31%。由此可见,公厕管理单位、媒体以及自媒体共同影响着2021年城市公厕无法使用的新闻舆情的生发,形成集管理者、监督者和信息传达者为一体的网络舆论场。

  对2021年城市公厕无法使用相关新闻的文本内容进行地域检索发现,河南、浙江、广东、山东、江苏、河北、陕西、湖北、安徽、江西居于信息量排名TOP10。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有公共厕所数量14961座、广东12288座、河南10890座,依次居于全国前三位。这意味着公厕数量越多、人口基数越大的地区,公厕的管理也面临更多的难题,公众对于“公厕无法使用”这一普遍诟病成为媒体报道的素材来源。

  针对2021年城市公厕无法使用这一社会话题,新闻媒体总体上保持了一定的关注度,但是相比于其他社会话题,该话题的媒体关注度总体上相对较低。从网络舆论的反馈来看,网民的诉求及意见表达基本上与媒体报道议题相契合。通过对媒体报道内容及网络舆论意见的聚类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不开门”“故意损坏”“卫生管理脏乱差”“供水困难”“开放时间限制”“形同虚设”等成为共同的关键词。其中“建好不开门”“卫生差”“供水有问题”是聚焦度最高的三大方面。除了媒体报道议题和舆论反应呈现出一定的一致性之外,其各自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1.地方性新闻媒体报道积极性高,网络爆料成为重要的新闻来源从城市厕所无法使用这一话题的新闻报道来看,地方性媒体表现得最为积极。这些媒体基本上属于本地的电视台、都市报及地方融媒体平台,例如“金州播报”、《包头晚报》、“济莱融媒”等地方媒体多次报道过城市公厕无法使用的相关问题。本城市的关键街道、公益场所、菜市场等地方的公厕问题成为它们关注的重点。它们作为本地的媒体平台,聚焦本地民生事件,充分表现出这些地方媒体的社会职能。这些地方媒体虽然在影响广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基本上反映出本地市民使用公厕时遭遇的困境。另外,这些地方媒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环境,在各大传播平台进行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一线.新闻媒体报道议题公众立场凸显,对强化整改的议题的报道仍需加强总体来看,新闻媒体在报道城市公厕无法使用这一问题时,基本上是站在公众立场发声,充分反映公众诉求。在“为何无法使用”“何时能够开门”“设备损坏该谁来维修”等方面报道得相对集中;在报道内容上也相对具体,会具体到公厕哪些设备损坏,如水龙头、照明灯、垃圾箱等这些设备的损坏都会报道得十分全面具体。同时不少新闻媒体在报道时也运用了多种报道类型,除了基本新闻报道之外,时评、意见征求等形式也被不少媒体所运用。在议题设置上基本上围绕着城市公厕为何无法使用展开,而强化整改的相关议题的报道总体上相对较少。因此,新闻媒体应该加大对及时整改的报道力度,在呈现问题的基础上依靠媒体力量倒逼相关部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使城市公厕无法使用这一问题能够逐渐消除,更好地推动“公厕革命”的开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从网络舆论的反应来看,网民们吐槽城市公厕无法使用的言论较多,部分网友们在表达意见诉求时相对理性,以反映问题为主。但是,还有不少网友面对城市公厕无法使用、建好却不开门形同虚设、到点锁门、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时,往往会呈现出很强烈的情绪化表达,如怒骂相关部门面子工程、抨击公厕锁门是怕有人偷屎等不雅言论充斥其中,面对为了便民却使用不便的城市公厕,网民们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十分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涉及到公众切身生活需求的民生问题,网络负面舆论极易积聚,而负面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网民不满情绪的发泄,而是会衍生到对相关部门的不满,固化对相关部门不信任的舆论刻板印象,进而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监督”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监察督促”,通常是指一种“上级”对“下级”的行为,多伴随着制裁措施,是一种权力的表现。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媒介机构通过发现、筛选,并概括表述为“广大受众”的意见。相对于西方媒介多元、分散的公众意见,中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更具有“监督”的权力实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秩序对法制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媒体报道是舆论的主导,舆论监督主要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来实现,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我国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

  现时的中国社会需要解决社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医疗改革、教育乱收费、食品安全、养老保险、环境保护、房价上涨过快等。这些都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在民众中产生怨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有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此,新闻媒体有义务承担起揭露社会时弊,反映民众呼声的社会职责,在督促问题解决的同时,充当社会的解压阀,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

  行政干预力量过强。新闻媒体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时,往往会遇到重重阻力和频频干扰。当今一些权力部门常用限制记者采访,逃避新闻舆论监督,如2002年,兰州市公安局以“违背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的原则,损害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和“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为由,对16名记者予以“封杀”。

  近来行政力量干预媒体监督的情况稍有好转,但又出现了变相干预,如2007年安徽枞阳县实行的“全程陪同采访”。表面上看,似乎是当地政府重视和善待舆论监督的具体表现。但大多数人更愿意将这一重视方式解读为“全程监视”。

  法律保障相对薄弱。我国缺乏比较完善的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没有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舆论监督的地位、性质和权利。已有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办法,也都比较抽象,操作性差,难以作为评判标准。

  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缺乏有效的司法规范和保护,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利经常遭到外部权力的侵害。不仅新闻媒体要承受种种压力,而且身处第一线的采访记者更是首当其冲:遭刁难、谩骂、恐吓威胁、拘禁、殴打,更有甚者则被陷害而身陷囹圄。如曾经揭露山西运城地区假渗灌事件的就经历了8年牢狱生活。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在执行舆论监督功能时,缺乏规范,有时损害了他人的权利。由于法律对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新闻媒体很难保证自身的监督行为不越位。可见,缺乏法律保障的舆论监督是没有自由的,因而无法正常发挥其作用。

  信息环境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目前我国推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开只对一些特定的政府信息进行了规定,而且缺乏全盘规划和部署,并且公民在获得政府信息的程序方面缺乏保障和救济机制。如2006年北京市4名食用福寿螺的患者起诉北京市卫生局,要求赔偿的案例。由于行政部门未能及时通报疫情,导致了这一严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从中也暴露出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健全所导致的公众知情权得不到保护。

  在目前的新闻体制中,各级党委直属的新闻单位被称为主流媒体,而其余绝大多数市场化的媒体被归类为非主流媒体。尽管非主流媒体发出的声音正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有一种倾向不应忽视,即非主流媒体及其记者被边缘化。这种边缘化的表现之一就是非主流媒体获取信息的困难程度远大于主流媒体,原因除了采访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硬件建设严重不足,不能及时捕捉新闻信息并进行公开报道,从而无法完成其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的社会职责。

  协调好新闻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机制中,五大监督类型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新闻舆论监督只有与其他监督形式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要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权。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称它为“第三种权力”。有学者认为,要实现媒体对党和政府的监督,必须强调媒体的独立性,媒体始终要处于新闻舆论监督的主导地位。

  其次,舆论监督是行政监督体系中的一种非权力型监督形式,要保证其有效性需要通过权力监督机制的启动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此外,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监督功能。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都是现代文明社会赖以维持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也都存在缺陷。舆论监督往往缺乏刚性,而法律监督却缺少主动。所以,要使这两个监督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使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密切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加快新闻立法,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新闻媒体要依法履行舆论监督,同时新闻舆论监督更需要法律强有力的保护。目前新闻舆论监督之所以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闻法制还不够完备。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一系列、基本法和各类法规,但在具体操作中,难以从法制上明确和具体界定。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除了新闻单位必须严格依法实施舆论监督,依靠和正确地运用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外,国家应当通过新闻立法来规范和管理新闻批评和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使其能借助法律来改变无序和困难状况,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运行轨道。

  法律保障的另一方面是要求司法部门重视新闻传媒在实施舆论监督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着眼新闻舆论监督的性质和实际,正确运用有关法律、法规,秉公办案,排除外界的干扰。司法部门对蓄意阻挠、破坏舆论监督的当事人,即那些威胁恐吓、打击报复、殴人致伤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严格执法,处置到位。

  求得党和政府的深度理解与广泛支持。舆论监督的实践一再证明,凡是舆论监督推进比较顺利,必然有党政机关及其领导人的支持和帮助。有力的支持不仅在于其对舆论监督的鲜明态度,而且在于能把舆论监督列入议事日程,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领导机关应该充分认识到,对舆论监督的支持,是防止公务人员玩忽职守的得力措施,也是遏制不正之风的有效手段。时下,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政令贯彻不畅通,现实中的阻力和干扰,更多的是来自一些地区中层或基层的部门单位和部门。对此,特别需要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直接介入,支持新闻舆论监督的“尚方宝剑”要一插到底,不仅要抓观念的端正,更要切实地为新闻舆论监督排除各种阻力,帮助媒体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态度,也应成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如此,新闻舆论监督才能顺利推进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推进公民社会建设,培育新闻舆论监督的土壤。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以公民权利为本的社会。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稀缺公民教育,百姓不知道公民权利,而与百姓权利平等的官员更不知道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常以“父母官”自居。

  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行建立在公民缴纳税赋的基础上,因此政府必须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公民也因此而纳税。公民社会的政府必须服务于人民,要保护公民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保护公民不受无端侵扰。公务员之家

  当前,“三农”新闻宣传面临政治机遇、社会发展机遇、“三农”发展机遇、新闻改革机遇。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做好“三农”新闻宣传,应该以提高认识为着眼点和突破口,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为落脚点。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把握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二是要更多地关注农民的实践和创造;三是要辩证地看待“三农”的现实问题;四是要有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政策,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长期不懈的努力,也需要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力量给予强力的推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农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环境,新闻媒体应该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近两年,我国新闻媒体加强了“三农”方面的宣传报道,为在全社会形成重农、支农、护农的氛围做出了贡献。但是总起来看,现在的“三农”宣传还没有形成新的突破,与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把更多的版面和时段让给“三农”,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各种新闻媒体亟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

  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媒体既记录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影响,不同的时代为新闻媒体提供着不同的宣传报道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三农”新闻宣传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机遇期,一是以及其后的、时期,再有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可以说,当前,“三农”新闻宣传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期,这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关系大变革大融合的历史时期。抓住这一重要的机遇期,加大“三农”新闻宣传力度,提高“三农”新闻宣传质量,开拓“三农”新闻宣传领域,创新“三农”新闻宣传方法,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更好实现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政治机遇。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出了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

  从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到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以及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和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等等,力度空前。这为我们新闻媒体加强“三农”宣传提供了政治保证和政策环境。“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各地区各部门迎难而上,积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如户籍制度改革、把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等方面的尝试,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为新闻媒体的“三农”宣传提供了很大的报道空间。

  社会发展机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达到新的水平,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通常将工业化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级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一般而言,工业化中期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有关专家对我国人均GDP或GN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四项工业化发展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可以判断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广大农村和9亿农民的小康是不可能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和基本国力达到一定程度,使“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了现实的可能。这使得新闻媒体所报道和反映的关于“三农”的意见和呼声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有了最终落脚点。

  “三农”发展机遇。自从80年代初期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建立以后,我国“三农”工作主要是围绕着调节“三农”内部关系来进行的,包括完善家庭承包与集体经济双层经营体制、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以及村民委员会直选等等,真正触及“三农”外部大的发展环境的举措很少。应该说,现在,我国“三农”工作已经处在攻坚阶段,很多长期困扰“三农”问题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正在破解当中,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正在逐步改变,坚冰正在打破,道路曲折漫长。在这种除旧布新的时代,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碰。


标签:环卫新闻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