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71-3318

环境治理报道范文kaiyun

时间:2023-12-31 01:12:35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kaiyun按照市、区市容环境整治行动指挥部“洁净家园”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的要求,自即日起至4月底,在全街道范围内广泛开展“洁净家园”春季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当前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力争通过1个半月的集中整治,促进全街道环境卫生状况有根本性好转。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园林环卫服务中心负责街道驻地、主干道、工业园区卫生整治,垃圾清运,沿路果皮箱清理、管护,督促检查各社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

  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市政公路管理服务中心负责街道污水、雨水管线.城管中队负责街道驻地、主干道、工业园区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设摊点、乱贴小广告整治,督促检查各社区进行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设摊点、乱贴小广告整治。

  4.各社区负责社区内街道、小巷、边沟、河道、垃圾集中存放点等处环境卫生整治。

  垃圾死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设摊点、乱贴小广告;河道、雨水箅子清理;责任区域卫生清理等。

  自即日起到3月底每个星期六的全天,各社区、部门都要组织开展“洁净家园”环境卫生集中活动,街道督查室将组织人员进行巡查并制发通报,市、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将现场督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社区、部门要把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作为今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开门炮,助推全年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社区党组织书记要亲自抓,组织有力的队伍,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力度,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打好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主包社区干部要到社区全程参与、督导社区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每周六下午3:00前将所包社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汇总表》及活动前后对比照片(电子版)报街道督查室汇总。机关干部要按照街道的统一安排参加集中清理活动。

  (二)广泛动员,加强宣传。各社区要充分激发党员、居民代表和居民主动参与意识,积极投入到集中整治行动中来,以“环境整治,有我一份”为荣,以“漠然视之、置身之外”为耻。要加强宣传报道,边整治边宣传,通过宣传促进整治,推动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落实机制,加强监管。各社区、部门要通过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认真查找环境卫生屡次整治不断反复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并抓好落实,加强后续监管,确保责任区域内环境卫生保持洁净、有序。

  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局严格按照达委办发〔2008〕109号《XX县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行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对口联系乡镇、社区的通知》和达委办发〔2008〕179号《XX县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行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刮片督查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广播电影电视作为全县第一媒体的实际,认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挂包联系和宣传报道工作,现将2009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努力强化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李晓波同志为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工委主任彭庆波同志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具体牵头实施整个治理工作,形成了科室联动,全体职工齐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2、积极开展文明劝导。明确时间、明确人员,每个星期日由各分管领导带队,与分管科室10人以上在南外镇茂华街进行文明劝道和义务劳动。

  3、社区挂包联系到位。根据安排,南外镇店子梁社区为我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挂包联系点。一是在做好本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我局主动与南外镇店子梁社区联系,一次性给予店子梁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挂包经费1.5万元;二是每周星期日,我局还派出大量的机关干部职工到社区就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参加动员大会,进行大扫除和文明劝导活动;三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挂包联系,目前店子梁社区辖区的卫生、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市容市貌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巷道、每一栋楼院都变得更加的干净、整洁、有序,而且,通过我局的挂包和带动,社区上下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变得更加踊跃,营造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烈氛围。

  为切实宣传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广泛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共同打造新XX县、新环境、新生活,县电视台强化宣传手段,开足马力,在全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声势。

  1、开设专题进行重点宣传。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动员会后,我局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县电视台随即在《XX县新闻》中开办“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美化我们的家园”专栏,高标准、高水平制作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题片《川东明珠展新颜》。

  2、切实加强日常新闻宣传。在电视台连续播出一批公益广告、电视标语,每天播出至少两条以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典型报道,开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曝光台”,选择性地曝光一些典型违章违规案例,并对曝光后整改情况及时跟踪。同时对典型经验、周末大扫除集中清扫活动县领导和部门挂包落实情况、文明劝导员到岗情况、各方面群众反映,死角区域整治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报道,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

  3、努力实现宣传精品战略。在整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宣传工作中,本台实行宣传工作目标责任制,每一个科室,每一个记者都明确了具体的宣传目标kaiyun,努力加强办台宣传稿件的播出及节目上送工作,截止目前,本台共播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宣传稿件500余条,上送市台播出350条,省台播出30条。

  环境新闻,简言之就是报道环境事实的新闻。这里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以和人的距离为半径,环境这个同心圆包括城市、乡村;人文遗迹、自然遗迹;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土地、矿藏、大气、水、海洋等。对环境事实的报道早已有之,而“环境新闻”的出现,一般认为与西方的环境运动密切相关,并以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为标志,环境和环境保护成为一个不仅存在于科学讨论中的概念,而且成为一种显性社会意识。环境不再只是被欣赏的山水或者被向往的隐逸生活。环境新闻对环境事件的记录、对环境问题的报道,普及了环境知识,逐步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事件、环境新闻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环境新闻报道的环境记者,不少新闻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设立了环境新闻记者协会,对环境新闻的研究方兴未艾,环境新闻学成为新闻学教育的生长点。

  环境新闻旨在报道环境事件、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营造环境舆论。其中,报道环境事件是基础,告知公众在环境方面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重要情况,例如华北地区尤其是北京地下水污染情况的新闻报道,保障了当地民众的知情权。环境事实的记录必然伴随着环境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比如对排污权市场交易的新闻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治理污染的复杂性。长期、综合地来看,环境新闻会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新闻是沟通环境信息的桥梁,反映环境舆论的载体,为公众讨论环境事务提供了开放的公共讲坛,为国家制定环境政策、进行环境治理提供了广泛的民意基础,已经成为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因素。环境新闻与政府、环保组织、公众参与密切相关,下面分而述之。

  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有义务为公众提供清洁空气、水等公共产品,同时政府也是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的主体之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中就包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也包括了天蓝水绿,空气清洁的环境梦。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思想根源和政策背景,也是环境新闻的基本语境。

  政府推动环境新闻的作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政府是环境新闻的重要消息来源,环境新闻是政府宣传环境政策、公开环境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个渠道是否畅通,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环境政策法规在公众中的知晓度;而公众是否知情,公众的环境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对相关生产企业的舆论监督的力度,当然环境舆论同时也构成了对政府决策和施政的监督。遇到重大的环境事件以及突发的灾难事故,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黄河水污染事件,只有政府掌握全面情况,是权威的消息者。政府也应有意识地通过环境新闻,及时通报事件动态,包括环境事件的处理进程、危害损失的估计统计以及事故原因与责任追究,让公众更多地了解政府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是有作为、有效率和负责任的。

  其次,环境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无极》剧组在云南拍摄过程中对当地自然景观造成破坏的事实一经报道,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官方在公开场合表态时,直接引述环境新闻作为资料,随后紧急发文《关于严格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影视拍摄等活动的通知》。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报道是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颁布出台的催化剂。在环境政策实施的监督上,环境新闻的力量有限,毕竟环境问题本身特别复杂,其中还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纠葛,环境新闻的作用更多时候是间接的,不宜任意夸大。

  第三,政府直接组织了相关的环境新闻报道。中国政府官方的、以环境报道为主的专业新闻机构是《中国环境报》,隶属于国家环保总局。1985年创刊以来,进行了很多环境新闻的报道,宣传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介绍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推进环保产业的积极发展。中华环保世纪行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具有官方色彩的环境新闻活动,从1993年开始,每年组织中央新闻媒体的记者,深入现场,调研采访,充分发挥了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作用,推动了有关重大环境与资源问题的解决,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环保组织泛指以环境保护为主要诉求的专门性团体。我国环境保护团体在组织环境保护宣传、开展舆论监督、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动员公众开展社区卫生、绿化环境以及倡导绿色消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环境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①中国成立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普及环境知识,力求将环境意识转变为公众的自觉意识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还通过官方的沟通渠道、新闻传媒以及科研机构等不同渠道,把对于环境政策、环境问题的独立见解和相关方案,包括反对天然林砍伐、保护滇金丝猴、保护藏羚羊等,提交给政府参考,也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扩大其社会影响,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

  一般来说,环保组织与环境新闻的互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环保组织引发环境议题,吸引新闻媒体报道。新闻媒体对于社会议程设置存在重大影响,尤其是电视。布尔迪厄指出,“如果有人至今还认为只要就行,不要去管电视,那他们肯定就有失败的危险:如今,越来越有必要为电视制造,也就是说制造能引起电视人兴趣的,因为这取决于电视人的感知方式,而一旦有电视人的参与和扩充,就能收到完美的效果。”②环保组织刻意选择能够吸引新闻媒体目光的议题,突出其新闻卖点,甚至不惜采取类似行为艺术的特异活动。“人道对待动物协会”的志愿者在大街或者广场上,把自己装扮成动物的样子,关在铁笼子里,吸引新闻媒体报道,使更多不在场的公众关注动物权利,改变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第二、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新闻的撰稿、制作。广泛传播环境意识、积极倡导绿色理念不仅是环保组织的目标,新闻媒体也同样致力于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环保组织需要通过新闻媒体接触更多的公众,新闻媒介也需要一些专门化的环境内容,环保组织一般拥有比较丰富的内容资源。二者的合作顺理成章,形式多样。我国知名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曾与许多的报刊合作开办相关的环境教育专栏,如《中国消费者报》的“绿色时尚”、《中国妇女报》的“环保系万家”、《中国青年报》的“地球村民”和《中国少年报》的“儿童地球村”等。

  第三、环保组织采用多种方式影响环境记者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社会传播经历了从社会精英到普通公众的普及过程,新闻记者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环保组织在环境问题上是先知先觉者,如“自然之友”成立于1993年,那个时候环境问题似乎是一个不存在或者不那么紧迫的问题,环境意识远远没有现在普及,国家政策层面也没有“科学发展观”、“绿色GDP”的概念。环保组织认识到环境记者在环境意识传播中的重要性,把对环境记者的影响作为对公众环境意识教育的一个前端工程,首先提升环境记者的环境意识,再借助环境新闻的力量,影响更多的公众。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在成立之初就与北京新闻工作者协会合作成立了“记者与环保论坛”、“可持续能源记者俱乐部”,通过演讲、研讨等多种形式影响环境记者的环境意识。

  环境具有的公共性比较特殊,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公共性。污染的、不清洁的环境对每个人的危害都是无差别的,清洁良好的环境则会给每个人带来利益。环境事务与公众都密切相关,公众是环境权益的主体,也是环境治理的主体。但是传统环境治理对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关注不足,现代环境治理侧重环境治理的社会属性,侧重于公众对环境的认知、参与环境决策的权利、维护环境权益的制度保障、执行环境决策的绩效等方面。③而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前提是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即知情。

  环境新闻是公众了解环境信息的重要渠道。2005年3月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到圆明园游览,发现并质疑圆明园湖底铺膜防渗工程破坏园林生态,由此引发了大量新闻的集中报道。当时国家环保总局并不知道有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有理由设想,如果没有环境新闻的报道,大多数公众也不会知道该工程,自然不会出现积极的公众参与,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环境舆论压力,引发由国家环保总局举行听证会,要求工程整改。可见,知情是一个阀门,这个阀门打开了,公众才有可能参与环境事务。应当看到,环境信息的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第一步,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环境评价与监督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需要公众的积极投入,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环境新闻可以推动这个过程,但是并不能决定这个过程。

  环境新闻传播绿色理念,倡导公众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传统环境治理侧重于治理环境问题产生的物质源头,而现代环境治理的焦点则转移到了公众的环境思想和行为,即治理客体就是公众本身。而且公众参与环境事务不仅表现为行使环境权利:参与政策建议,监督环境执法等等;也表现为承担环境义务:关心环境质量,选择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环境新闻里倡导绿色理念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包括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理性消费、回收利用、植树造林、救助濒危物种等等,这是公众可以接受的观念,也是可以做到的事情。从生活细节入手,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使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有利于环境保护,其实保护环境最终是对人类自己的保护。

  ①曲格平,《公众成为环保推动力正确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N].《人民日报》,2005-7-7

  ②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③朱留财,《现代环境治理:圆明园整治的环境启示》[J].《环境保护》,2005(5)

  新闻传媒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肩负着光荣使命。这是因为,新闻报道所提供的大量破坏生态环境的触目惊心的事实,对于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有着强烈的警示作用。所以朱基在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要把公众和新闻媒介参与环境监督,作为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环保部门要坚持搞生态环境警示录,向世人发出警告,唤起大家注意。要敢于揭露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对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公开曝光,依法严惩。广大群众和各类媒体不仅要监督环境问题,而且要监督环保部门的工作。新闻舆论监督对环保工作的巨大作用。

  近年来,我国明显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1998-2002年全国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达到4900亿元,相当于1949-1997年投资总额的1.7倍。从总体上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震惊。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多年处于较高水平,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1/3。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8.2%,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到4亿。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日趋增多,20世纪50年代全国共发生过5次,60年代为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至2002年已达23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经济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传媒对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揭露与批评,丝毫不能松懈。时刻牢记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警示作用,是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坚持揭露批评,是实施警示作用的基本手段。

  环境报道不能局限于一般化的揭露批评,应该有新的思路,有新的探索。这个想法,来自去年我和我所主持的课题组成员(课题名称为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对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的调查考察。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处于我国沙漠之一库布齐沙漠腹地,北临河套平原,南靠鄂尔多斯高原。弥天狂沙,日夜不断地以每年1万亩的速度向黄河进逼。遇有大雨,则浊浪排空。1989年一夜大雨,洪水冲出一道长2500米、宽百余米、深20多米的沟壑。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王明海率领一批治沙勇士奋斗13年,完成9大治沙工程,在示范区栽植乔木300万株,沙柳、杨柴、柠条等灌木300多万株,引洪开发造田10000亩,种植甘草、葫芦等经济作物1000多亩,种植优良牧草近10000亩,还建起花圃100亩,葡萄园80亩,育苗基地250亩,草籽基地300亩,初步治理面积达10万亩,恢复牧场80余万亩。笔者看到高大的白杨树掩映下的沙漠湖泊(实际是水库)上汽艇飞渡,人们在湖边帐篷里品尝甘甜的西瓜,真不敢相信过去这里是一座又一座寸草难长的沙丘。

  陪同我们调查的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和达拉特旗环保局的同志告诉我们,恩格贝生态示范区能有今天,离不开新闻传媒的支持。我们在鄂尔多斯市环保局召开的座谈会上也听到了这样的意见:恩格贝是在新闻传媒连续十几年的鼓舞下坚持下来,成长起来的。事后我们收集到的大量报道和从网上检索到的关于恩格贝的资料同样证实了这一点。比如:

  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合写的报道:淡泊名利写绿洲--记再造秀美山川的模范实践者王明海;

  内蒙古日报记者的报道:给库布齐绣上绿腰带--记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主任王明海和他的战友们。

  至于鄂尔多斯报等当地报纸和从中央到地方的环境专业报刊对恩格贝的报道,更是不胜枚举了。

  其一,环境报道除了以无情的揭露与抨击来显示其警示唤醒功能外,还应该通过热情洋溢的赞扬,给那些默默无闻地在环保一线奋斗的勇士以支持和鼓励。那些表扬的、正面的和典型的报道,对同恶劣环境浴血拼搏的勇士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新闻工作者的笔墨,给某些实际上是庸庸碌碌的官员似乎太多了,而给那些日日夜夜在极其险恶的生存环境下无私奉献的民众实在太少了。

  其二,环境报道常常停留在干巴巴的数字堆积上和事例罗列上的现象必须克服。应该像人民日报、新华社、内蒙古日报报道恩格贝示范区及王明海的稿件那样,充满着生动的事例、细腻的思想过程及动情的事态变动描写。多一些对于环保和生态建设一线工作者的热情的典型报道,多一些细致的生动的人物通讯,可能是环境报道向前走一步的有益思路。

  环境治理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事业。当初,王明海作为生产软黄金的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副总裁,是冲着种草养山羊、寻找充足的生产原料羊绒来到恩格贝的。公司先后投入600万元,效益只是黄沙里初见点点的嫩绿。于是,公司决策层决定撤出恩格贝,而王明海却痴迷沙漠,留在了恩格贝。如今,13年过去了。王明海和他的战友们把恩格贝办成了沙产业。他们在治理好的沙地里不仅种粮食、蔬菜、沙生药材,而且还种植各种花卉。他们利用拦蓄山洪而成的总蓄水量达300多万立方米的4个大水库,不仅为治沙提供水源,而且还发展了渔业。他们饲养了200多只鸵鸟和47只孔雀。在这里,1枚鸵鸟蛋就可以卖到300元。恩格贝有沙、有林、有水、有动物,还组建了旅游公司,每年接待游客上万名。恩格贝沙漠动植物园正在筹建。办在恩格贝的中华绒山羊发展研究中心已成功繁育出大批优质山羊。出绒量由原来每只一年200克提高到500克。恩格贝现有优质绒山羊2000多只,每年创造价值近百万元。沙漠里最缺的是水,但恩格贝示范区却有一座年产7000吨的沙漠矿泉水厂。恩格贝已被注册为羊绒、玻璃、陶瓷、旅游等一些行业产品的商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10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同恩格贝合作,进行农牧业项目的开发研究。日本一家电子和汽车公司,最近表示有意在恩格贝搞太阳能汽车的开发。

  最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致信内蒙古自治区领导,认为沙产业是内蒙古的优势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沙产业是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钱老认为,沙产业是朝阳产业,中国的沙产业将创造上千亿产值。①

  恩格贝的经验和钱学森的信,给环境报道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过去,环境报道告诉人们的是,为了治理环境,我们花了多少多少钱。治理的力度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成正比。今后,能否换一个角度,这种投入,同时又将转换成产出,最终还会成为一种新的产业。一种新的赢利,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

  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后期的一些报道,已经有了这种可喜的转变。从产业角度看待和从事环境报道,应该看做环境报道的新突破。

  恩格贝的治理有国际人士的参与。对于恩格贝的报道,许多记者从一开始就把这些内容纳入其中,这种思想的解放和心态的开放,是恩格贝典型报道的一个特色。

  日本鸟取大学名誉教授、沙漠绿化实践协会会长远山正瑛,是日本和国际上著名科学家,他于20世纪90年代初考察恩格贝之后,便带领他的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每年到恩格贝植树造林。他发誓余年治理开发恩格贝,死后要埋葬在恩格贝。在日本,他一边宣传恩格贝,一边为恩格贝募捐,动员日本国民每周少吃一顿午饭来资助开发恩格贝。先生的行动打动了成千上万的日本国民,他们纷纷组织起来,以各种方式支援恩格贝事业。日本最有影响的NHK电视台,在黄金时间6次介绍恩格贝沙漠开发规划。对于这位92岁的老人,人民日报记者是这样描述的:远山永远带着那顶遮阳帽,永远是一身工装,天阴天晴,永远是一双高腰雨鞋,腰带上滴里嘟噜,永远挂着剪理树枝的工具,手中也永远是一把明明亮亮的铁锹。工装的腿袋里,装着一台照相机,随时准备拍摄资料。右臂上,鲜艳的红袖箍,印着一行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几个耀眼的黄字。②

  在远山的支援下,1995年7月,恩格贝百万株植树工程顺利完成。接着,远山又发起了新的植树工程。在他的带动下,一批又一批日本志愿者来到了恩格贝。他们中间,有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师,也有年轻的大学生,还有随父亲到恩格贝植树的少年。

  对恩格贝的许多报道中,记者都以崇敬的笔触热情报道了远山正瑛先生和其他日本国民来恩格贝参加治沙的行动。在环境报道中,这样充分和全面地报道国际力量参与中国环境整治,尚不多见。其实,以笔者之见,中国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由于资金不足与技术缺乏,是应该欢迎国际人士参与的。环境报道应该网开一面,呼吁国际力量的进入,并给予这些活动以充分的热情报道。当然,如果事关机密,必要的审查报批手续是不可省略的。

  总之,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的典型报道给当前的环境报道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经验和有益的启迪。环境报道已经成为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是专业报道的重要分支。它的思路、规划、采访和写作,应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我们期待着中国环境报道新的突破和新的繁荣。

  ②详见《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9日。(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从20世纪70年代起,环境新闻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目前,世界各国都出现了有自己特色的环境新闻网络;在新闻记者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事环境新闻报道的;在不少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甚至成立有环境新闻从业人员协会。环境新闻作为一种题材,之所以能在新闻报道中占据如此特殊的地位,可以说是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结果。

  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 但也已觉察到环境问题的重要。十六大把环境保护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大代表就绿色食品、环境安全、生态保护kaiyun、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提案和建议。因此媒体关于环境问题的报道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由政府机构和媒体策划组织的环境新闻报道活动,规模层次虽然不同,但年年都有,而且在全国各地非常活跃。各地区、各行业的环境事件和人物,早已成为新闻媒体争抢的热点。

  据笔者观察,中央一级的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基本上每天都有关于环境问题的报道,另外国内还有一批关于环境问题报道的专业媒体,如《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环境报》、《绿叶》杂志、中国环境保护网等,其他地方性媒体也对环境问题予以积极的关注。目前环境新闻的现状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报道的数量逐渐增加,媒体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分别在1995年、1996年、1997年、1999年4次对我国的环境新闻和媒体环境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他们检索了6年的报纸,从中采集了近10.6万个样本。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媒体(不包括专业环境媒体)传播环境新闻的情况,1994年每报平均为125.2条,1995年为135.8条,1996年为250.8条,1997年为290.3条,1998年猛增到512.2条,1999年这个数字又改写为630.3条。1996年,被调查的70份报纸共发表环境新闻17555条,1997年被调查的76份报纸共发表环境新闻22066条,1999年被调查的75份报纸共发表环境新闻47273条。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媒体的环境新闻报道数量一直在持续、快速增长,媒体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加强。

  第二,关注的内容比较集中,基本上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两大方面。以《中国绿色时报》为例,2003年2月11日共8个版,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文章是关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两大方面的,如《广州将加快林业公路硬化改造》、《山西救助落难野生动物》等。

  第三,环境报道的重点话题日趋凸显,即以水、树、噪声、食品和住宅安全、防止生物入侵等作为环境报道的焦点。同样以《中国绿色时报》为例,绝大部分报道文章都集中在这几个焦点问题上。中国环境保护网上传的环境新闻也是如此,另外其他栏目当中,如环境公报、环境质量、污染防治、自然生态、各地环保也是集中于水、树、动物等几个方面。

  第四,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与经验。篇幅大小根据内容轻重灵活掌握。重大的国家改造项目以及相关的重要政策、领导讲话,一般都是突出处理,重点报道,篇幅比较大。另外关系环境的重大问题或生态平衡的重大问题也会重点报道,如前不久食人鲳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对生物安全的强烈关注。食人鲳是生存于南美亚马逊河的一种肉食性鱼类。去年入秋以来,我国多地惊现食人鲳,在许多普通的花鸟市场就能买到,专家学者对此忧心忡忡。有关方面立刻作出了反应,许多媒体也作了连续报道,关注这一焦点。

  第五,着力引领和唤醒读者的环保参与意识。媒体之所以下大力量来组织环境新闻报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让人们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本身是多么重要,以使读者树立环保意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做到立场分明,对于破坏环境的人、事,要配合有关部门对其批评教育,对积极改正的事例一定要注意后续报道予以表扬;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好人好事要重点表扬。上海的《文汇报》有一个栏目叫《文汇时评》,发表了许多富有建设性意见的环保主张,如钱正英的《建设节水型社会》、曲格平的《师法自然,创建人类新文明》、沈骏的《向可持续发展要绿色增长》等。来自专家、群众的建议性意见和批评性意见,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参与程度,这是环境报道中一个值得推广的经验。

  综观环境新闻传播的现状及特点,展望环境新闻的未来,我们看到:一方面,环境新闻报道领域日益拓展,报道内容日趋丰富;另一方面,环境新闻报道的形式日趋多样化,所使用的手段越来越先进。

  早期的环境新闻报道还仅仅局限于工业污染的某些领域,视野比较狭窄,内容相对单调。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新闻报道内容大大丰富,涉及工业污染的各个方面。从废水、废气、废渣到城市噪声,从内陆污染到近海污染,从城市污染到乡村污染,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到西部欠发达地区,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此外,生态建设也被纳入了报道的视野。从报道内容的性质来看,过去环境新闻的报道领域主要集中在环境政治领域,近几年则向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绿色教育、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环境哲学、环境文学等领域拓展,基本上涵盖了环保运动的方方面面。此外,还有许多话题,例如资源问题、环境科技与消费、环境意识与哲学、环境与发展、森林消失与保护、环境组织与活动、环保好人好事、农村环境问题kaiyun、荒漠化等等,都是媒体报道的热点。

  全镇水环境统合治理专项行动从2013年7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分宣传发动、集中治理、巩固提高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1日至7月15日,各村居、有关企业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做到家喻户晓,并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集中治理阶段。7月16日至9月15日,各村居、各有关企业要按照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加强落实、集中治理。镇人民政府要对各村居和有关企业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推进情况进行指导、督导、检查。

  (三)巩固提高阶段。9月16日至9月30日,各村居、有关企业要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提高专项治理成果。

  通过专项治理,努力使城镇和村社周边河道、公路沿线河道和重要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各型引水渠道水面无漂浮物、河道内排污、无污泥堆积、无垃圾、无障碍,水质按功能区要求达标,确保全镇水环境明显好转。

  (一)清垃圾。要以拦河水闸、水坝、水电站、涉河桥梁、场镇周边河段、排污口、重要水库和重要公路沿线河道为重点,集中打捞水面漂浮物、水葫芦,清理河岸边非法建筑、生活垃圾等。

  (二)清淤泥。要重点解决河道和渠道堵塞、污泥堆积、杂草丛生、水质恶化等问题,恢复河道和渠道引排水能力,疏通水系、修复生态、改善水质。对经过场镇的渠道、河道进行突击整治,要对种养殖场废弃物排入河道渠道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三)清障碍。要重点对河道管理范围内乱搭建、乱倾倒、乱采挖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清理,严肃查处严重阻碍行洪、破坏河势稳定、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四)清水质。要深入推进“清水工程”,各村居要再次对辖区水库进行拉网式检查,巩固饮用水源水库养鱼网箱整治成果。在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kaiyun,分解目标任务,坚持持续治理,全面完成水库水质监测工作,全面完成取缔水库网箱养殖年度目标任务。抓紧对入河入库排污口开展“三查”:查许可证、查是否达标排放、查保障措施,确保江河湖库水质按功能区要求达标。

  (五)建堤防。要利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突出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岁修、河道清淤疏浚,修复水毁工程,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注重工程与周围环境及生态景观相协调,对城镇周边、交通沿线、渡口、码头等重要河段,进行植绿增绿,风貌塑造,打造优美整洁、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

  (六)建机制。要坚决克服重建轻管思想和一阵风、运动式的管理方式。要以贯彻县委政府精神和本《行动方案》为契机,认真总结江河湖库管理经验,建立长效有序的管理机制,按照分级管理负责、属地管理原则,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护人员和经费。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我镇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行辖区行政首长负责制,各部门联动,落实工作责任。

  1、镇人民政府负责全镇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并收集整治成果汇总上报。

  2、各村居是本行政辖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责任主体,要制定和落实行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落实负责人员,开展集中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完成治理目标任务。

  3、水利管理单位、电力企业要负责枢纽工程、闸坝、水电站工程范围内水面漂浮物打捞、清淤、河渠内坡整治。

  4、已建、在建水电项目业主及施工单位,要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污水污物入河入库清理整治工作。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喜迎“双节”、扮靓城市、美化乡村、服务民生为目标,通过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村委会齐抓共管和广大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努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整体面貌,提高城乡环境整体管理水平,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双节”的到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辖区的整治工作方案,要明确职责分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整治活动顺利开展。

  县城管中心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各自管理范围和权限,提高标准,强化措施,突出重点,落实任务,扎实推进整治活动的开展。要对各自管理的工作进行全面排查,对影响市容的现象进行全面整改,通过边宣传、边排查、边整治、边巩固,建立规范化、长效化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使整治活动取得实效,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

  县城管中心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此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对照本方案,精心组织,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坚持突击性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明确管理范围和责任,健全机构,充实人员,配齐队伍,强化日常管理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目标考核,保持城乡环境面貌常洁常新。

  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宣传典型经验,展示整治成果,发挥环境整治凝聚人心、提振精神的作用,为顺利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开创全民参与、携手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新局面。

  综合治理10座冒黑烟的烟囱;综合治理90个餐饮油烟扰民点;配合全市实施500台公交车、出租车使用清洁燃料;控制露天焚烧产生大气污染行为;治理建筑工地和渣土扬尘污染。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努力控制和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大气环境,年使我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0%以上。

  为加强对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魏文铭为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周德华、区环保局长肖敬利为副组长,区建设局、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区工商分局、区卫生局、区质监分局、区民政局、区交通大队等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改善大气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保局。

  区环保局负责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总体方案,组织相关部门依照职责综合治理冒黑烟囱和扰民餐饮点。

  区建设局负责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

  区城管局负责对违反规定露天焚烧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加强渣土运输管理,防止污染产生;对违法占道经营的餐饮门点、摊点依法进行处罚和取缔;加强天燃气管网工程建设中有关事宜的管理工作。

  公安分局负责对冒黑烟烟囱爆破拆除的审批和现场安全管理;对妨碍公务、暴力抗法者依法进行处理。

  工商分局负责查处或取缔产生油烟扰民的无照经营户,依法受理和查处其它部门移交的案件。

  区卫生局负责对油烟严重扰民的饮食单位的查处工作,对不符合开办餐饮且严重扰民的单位吊销其卫生许可证。

  质监分局负责对在用锅炉等压力容器的监督管理,对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压力容器坚决予以取缔;做好有关改用清洁能源锅炉设备选型及施工方案的审批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区民政局负责社区社会事务听证会的组织工作,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居民符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对象,按规定为其办理相关低保手续。

  交通大队负责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中道路交通畅通工作,配合全市实施的500台公交车、出租车使用清洁燃料改造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改善大气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是年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理十件实事之一,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履行职责,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层层有目标、项项有人抓、人人有责任,确保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做得有成效,使人民群众满意。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我区改善大气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为推动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支持和配合此次专项整治工作、自觉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正面报道力度;对个别整改不力的单位要通过媒体予以公开曝光,形成强大舆论氛围。

  (三)完善机制,实行联动。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针对整治工作各阶段要求,确定整治重点,整合执法资源,提高行政执法整体效能;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落实违法案件的移交、移送制度。

  (四)加强调度,畅通信息。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确定专人负责改善我区大气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信息管理工作,于每月15日和30日之前,将本辖区、本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全区工作进展情况编发工作简报。

  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按照专项整治的工作内容,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确定整治对象,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落实责任单位,并督促实施。

  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按照制定的实施计划,开展综合整治和联合执法,落实各项整治措施。

  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丘区经济强县和文化旅游名城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民生优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原则,结合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评价体系标准,突出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两个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改善城乡环境,不断提高全民素质,确保一年初见成效,两年重大变化,三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通过3年的努力,切实改变当前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现状,引导城乡居民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使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县、乡镇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城镇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舒适、城乡管理有序、城市品位提升、市容街景美观、居民素质提高。到年把县城建成全国卫生城市;县城区机关单位、所有乡镇场镇全部达到市级文明卫生单位(场镇)标准;全县40%以上的乡镇、30%以上的村建成文明镇(村)、卫生镇(村)、生态园林镇(村)、平安和谐镇(村)和全面小康镇(村)。

  重点实施清洁行动工程,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地面净化、墙体净化、空间净化,消除卫生死角,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文明卫生常识。

  ①搞好清扫保洁工作。一是县城区主干道、主要街(路)实行全天候保洁,坚持道路洒水降尘、清扫车吸尘,做到路面无垃圾、无积沙、无积水、无淤泥、无污迹;次要街道、小街小巷由专门队伍清扫保洁,确保街面清洁卫生;各乡(镇)建立专业清扫保洁队伍,并每天定时清扫街道2次。村庄主要对道路、场地、房前屋后、厕所定期清扫,重点整治环境卫生,保持村庄整洁。二是逐步提高街道清扫机械化作业率。2009年底前,县城区机械化作业率达到40%以上。三是按属地管理原则,彻底消除城乡结合部、社区结合部、居民住宅区及单位的卫生死角。四是保持国、省、县、乡、村道通畅和路面、路肩整洁,及时修剪路肩、边坡、绿化带草木,消除杂物。五是加强县城区及各乡(镇)主要出入口清扫保洁力度,确保路面整洁。

  ②认真落实“门前五包”。一是城管、环卫、爱卫等部门和街道社区要认真组织并督促各单位切实履行“门前五包”义务。二是加强社区(小区)物业管理,无物业管理的社区要在2009年6月底前组建清扫保洁队伍,并做好社区卫生保洁工作。三是城镇及村庄生活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做到垃圾无堆积、无积存。

  ③加强建筑工地管理。采取限时施工和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取缔现场搅拌混凝土等措施,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等问题。采取运输建筑材料与渣土的车辆加盖密闭等措施,解决建筑弃土污染城市道路和环境问题。

  ④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通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橱窗、宣传栏等,集中宣传爱国卫生、爱护环境等常识。二是开展科学知识、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教育,引导城乡居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重点搞好城乡美化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突出容貌整治重点,全县城乡基本达到《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加强城市管理,抓好市场建设,加大城乡道路保养整治和小街小巷的改造力度。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形成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①城乡容貌治理。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国、省道公路沿线、成达铁路沿线及重要节点治理实现全面覆盖,重点对道路沿线建筑物进行风貌整治,充分体现地方特色风格。

  ②规范城乡街巷摊点摆设,杜绝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现象。坚持便民与利民的原则,加快集贸市场建设,合理设置市场,加强综合管理,引摊进场,还路于民。

  ③规范城乡街道和住宅区车辆停放,解决车辆乱停乱放,占道停车、阻碍交通的问题。加强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各繁华地段建筑和住宅区的原有停车场必须按设计功能使用,积极推进立体停车场的开发与利用。

  ④规范城市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城区道路公共设施和经营性设施的设置。按照《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解决广告乱贴(画)和公共设施、经营性设施设置不规范的问题。

  ⑤规范建(构)筑物、建筑工地和人行道上公共设施的管理。统一规范设置建筑施工围墙、临街围墙及各类临街墙面、橱窗、卷闸门;解决违法乱搭乱建,保持建(构)筑物外观整洁。

  ⑥规范城市(乡镇)道路、小街小巷和污水管网的建设、维护和保养。将城市(乡镇)道路、小街小巷、污水管网(不含社区、小区)的治理纳入政府工作年度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⑦实施村庄庭院美化工程。一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统一搞好单体民居的规划设计和村落的规划设计,形成特色和风格。二是按照整治工作的相关要求,突出抓好小型供水、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收运设施建设。三是开展农户建筑风貌特色美化,并进行农房配套的“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

  ⑧加强公民素质教育。一是认真开展提高公民素质教育活动。在城乡居民中形成“讲卫生、懂礼仪、有修养”的良好风尚。二是广泛开展“卫生家庭”、“卫生单位”、“卫生社区”创建活动,力争取得实效。三是开展舆论监督,对违背卫生文明和公民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陋现象进行批评和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总结前两阶段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配套设施的完善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城乡容貌整洁、人居环境改善、城乡管理有序、城市品质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良好局面。

  ①认真完善各项配套工程和工作制度。一是结合整治工作实际,对照整治标准及目标任务进行完善补充,查漏补缺,力争全面完善各项配套工程,巩固整治成果。二是切实解决好垃圾和污水的问题,按照“超前谋划,最大限度解决问题”的原则,加快城乡污水与垃圾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设施不足、运行不畅等问题。三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四是依法制订村规民约,全面提高公民素质。

  ②开展典型教育活动。总结、推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先进经验,树立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全县整治工作纵深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及县级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组织制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时限要求。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定期深入基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各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意义、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要对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抓好典型事例深入报道,全面展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和成效。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充分运用网络、宣传栏、简报、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并注意树立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加强新经验、新举措的深度报道,通过广泛宣传,营造全社会各方面关心、参与、支持、监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建立健全机制。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奖励与惩戒、效能建设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种工作制度,制定并逐步完善城乡容貌标准和公用设施精细化管养标准,落实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坚持领导巡查督查制度,健全工作考核和奖惩体系,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对完成整治工作目标任务的单位,县政府将给予表彰奖励,未完成的单位将按照责任追究办法进行问责;各乡镇要按照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四)落实工作责任。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切实把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逐级明确目标任务,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狠抓落实。建立和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领导定点联系指导、政府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建立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和通报制度,在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公布考核结果,真正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作为考核各乡镇及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加大财政投入。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各部门要按照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要求,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投入。重点支持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设施,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县财政每年按中心镇3万元、建制镇2万元、乡1万元的标准预算场镇保洁费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经费。

  (六)强化督导考核。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要定期开展对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督查指导;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各地和县级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跟踪,及时指导、督查和考核。考核工作由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考核细则,实行量化评分制。考核结果报告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各地、各部门年终目标奖惩挂钩,从而强力推进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快速、有效、扎实开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总体目标,按照“美化小区环境,规范小区管理,提升小区品质”的总体要求,全面改善小区生活居住环境。

  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查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物管办、监察大队、房管所、廉租房管理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工作部门组成物业小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巡查组,按照“属地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部门要明确责任,调集力量,负责本部门辖区内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巡查监督及汇报,具体分工如下:

  环境整治目标:道路畅通、路面干净、排水顺畅、环境整洁,无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垃圾收集设施齐备,房屋立面美观、协调。

  3、整治内容:整治小区道路,保证汽车通达、人行便捷、停车规范,保障消防通道通畅;整修和完善垃圾收集点、垃圾箱、宣传栏、告示牌等设施,保障小区整洁规范;修整小区绿化,消除卫生死角,美化小区环境,整治泥土。

  清理乱设广告及小广告。依据《广告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规范广告设置。

  修整路沿、人行小道、围墙,新增和补植绿地,维护小区管理服务用房、文化体育等共用设施。

  各小区物业负责人要积极和社区、小区业主委员会对接,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倡导居民自觉各种不文明行为,引导居民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维护小区秩序的良好习惯;小区物业负责人要按照整治内容逐条抓好落实,做到每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统筹安排 为推进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 进新农村建设,我县专门组织召开了乡(镇)党政一把手 XX 县直有关 部门一把手参加的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县改 善人居环境工作,明确主体,明确目标。各乡(镇)党委、政府是改 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安 排,统筹指挥,加强领导。从今年 6 月底开始在全县集中开展改善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到年底,实现全县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 流、 无杂物挡道, 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 道路两侧环境干净的“三 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在 10 月底前建立保洁长效机制,彻底改善、 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全县农民群众建设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 家园,实现我县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全面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 生活质量。

  (二)营造氛围,迅速行动 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求,我县迅速行动,加强以 “三保三化”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主要内容的宣传,营造浓郁社会氛围,动员 全县上下, 集中人力财力物力, 开展以清理积存垃圾、 治理污水横流、 杂草丛生、 杂物乱堆、 马路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改善人居环境的“突击战” 和“歼灭战”。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 1、整治任务。一是对农村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解决好垃圾围村、 围田、围路、围河问题。二是清除村内道路堆放的砖、砂石以及废弃 的建筑材料和杂物。三是清除村内私搭乱建。四是清除乱贴乱画。五 是清马路市场和店外占道经营。六是清除主要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 乱堆,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

  2、重点工作。一是沿公路线、铁路线和镇区、社区周边,要做到无垃 圾、无树上悬挂物。二是镇区、社区和农贸集市,保证垃圾及时清运、 环境卫生整洁。三是村文化广场、学校、企业等公共场所,要做到美 化亮化清洁化,整齐规范有序。四是畜禽养殖小区、棚膜蔬菜园区、 工业聚集区,要解决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废弃蔬菜处理、工业垃 圾无污染处理。五是镇、村相邻地带、地段等卫生管理死角,厘清管 理责任,确保环境整洁。

  截至目前,全县共拆除违章建筑 10.7 万平方米;粉刷墙体 12.6 万平方 米;铺设便道砖 1 万余平方米;完成绿化面积 15.86 万平方米;更换安 装路灯 2700 余盏;清除杂草垃圾 25.13 万立方米;清理路边蔬菜、秸 秆 3.6 万平方米; 埋设路沿石 7.6 万余块; 种植景观绿化树 2.3 万余棵; 设置村容村貌常态管理公示牌 126 块。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全县涌现出了一批以翟坡镇南西村、 七里营镇西阳兴村为代表的村容村貌示范村,已经形成先进带后进、 后进赶先进、共建和谐文明村的良好局面。

  三、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管理机制建设情况 在推进全县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我们一方面以集中整治活动为抓手 抓硬件建设, 一方面以探索管理体制机制为抓手抓软件建设。

  全县 179 个行政村,按照标准(每村 300 人配备 1 个村容村貌管理员) ,全县应 配备管理员 983 人。目前,已有 163 个村实现了常态管理,配备管理 员 876 人,达标率 91%,其中,46 个重点村已达到生态文明村建设标 准。预计,年底前可实现所有行政村常态管理全覆盖,达标率 100%。

  另外,为加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我县专门配备了 100 人的村容 村貌管理员队伍,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我县还制定和完善了 《XX 县村容村貌常态管理月评考核实施细则》 , 实 施“三分制”督查考核办法(月初验收、中旬督导、月末考评) ,建立竞 争激励机制,坚持月排名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在日常督查考核过程 中,重点考核各乡(镇)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运作情况,制度落实情 况,督促乡(镇)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制度、管理办法、考核 办法、管理员职责及考评办法落实到实处,健全村容村貌管理员选聘 机制,通过低保对象与村容村貌管理员对接的办法,积极为困难群体 创造就业机会,并建立电子档案,稳步打造村容村貌管理网络,同时 利用数字城管平台系统对各乡(镇)重点村实施监督,确保全县村容 村貌常态管理工作健康、有序。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开展 “三保三化”活动,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目标,加强投入,强化措 施, 有效开展工作, 逐步提高我县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标准和管理水平, 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2、统筹有序推进。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的总体要求,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有序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坚持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动员农 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 保障农民决策权、 参与权和监督权, 扎实推进。

  3、加强监督考核。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行政效能监察和绩效 考核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推动 各项工作落实。重点对达标村和示范村进行检查,建立季观摩评比、 年全面考核的督查考核机制,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建立奖 惩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_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的汇报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的汇报 一、工作进展情况 2018 年,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中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 行动方案》和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进一 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 重大举措。半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县区以 垃圾污水治理、改厕、绿化美化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集中力 量,加大投入,整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2017 年度我市在全省 综合考核排名位列第一,2018 年 7 月 3 日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 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现场会,受到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一)全面打响污水防治攻坚战。各县区按照中省环保督查 整改要求,以延河、洛河、XX 河、仕望河、云岩河、葫芦河、 沮河等主要河流为重点,全面清理河道垃圾和直排厕所,集中整 治沿河排污口,关闭畜禽养殖场,新建扩建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 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 26 个,在建 24 个,建成村级污水处理设 施 34 个,在建 17 个,水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效果。

  (二)农村垃圾治理趋于常态化。各县区按照“户分类、村 收集、镇转运、镇或县处理”模式,积极推广“垃圾兑换银行” 治理模式,不断加大收运设施配置和保洁人员配备,把集中清理 -1- 和常态化保洁相结合,新增在建垃圾填埋场 7 个、垃圾中转站 11 处,新增垃圾转运车 30 辆、垃圾收集容器 4818 个,设立垃 圾兑换点 373 个。开展了垃圾治理百日行动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治理活动,农村垃圾治理和卫生保洁趋于常态化。主要公路、铁 路沿线村容村貌进一步整治,破损废弃农房、大棚得到清理,整 体环境明显提升。

  (三)农村卫生改厕全面展开。针对寒冷地区无害化卫生厕 所建设尚无成熟模式的实际,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局组织业务技 术人员对近年来我市农村卫生厕所进行了调研,充分考虑农村居 住分散、缺水、寒冷等因素,积极开展卫生改厕试点工作,编制 印发了《延安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技术指南》,主要推广 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粪尿分集式、 三联通沼气池式等 5 种无害化卫生厕所,并进行技术宣讲。各县 区农村厕所改造力度逐步加大,明确户厕建设支持政策,结合区 域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改厕水平,主要以双瓮漏斗式、三格化 粪池式与脚踏式高压冲水器、泵提式冲水器相互结合,采取保温 棉缠绕脚踏高压冲水器罐体、加长泵提式出水管埋深储水罐、加 长进出粪管埋深瓮体等措施,确保粪尿收集设施埋于冻土层之 下,防止储水桶、过粪管结冰堵塞,有效保障农村户厕冬季正常 使用。目前完成卫生改厕 9117 户,通过卫生改厕,农村粪污得 -2- 到有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整体改厕水平较高的有安塞区和洛川 县。

  二、存在问题 一是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欠账大。农村垃圾治理要从根本上 解决,无害化处理设施必须先行。目前垃圾治理机制逐步形成, 但是垃圾卫生填埋场数量不足而且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全市共有 垃圾填埋场 47 个,主要分布在县城和重点镇周边,仅能满足距 离较近乡镇和村庄的生活垃圾处理,距离较远的地方由于转运成 本高而大多就地填埋。二是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进展缓慢。

  由于多年来我市在农村卫生改厕中出现户厕无法越冬的问题,目 前各县区处于探索阶段,加之今年省上下达任务达 8.24 万户厕, 年底完成任务十分困难。而且建设基本靠政府包揽建设,农民主 体作用发挥不够。三是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从实际来看,污 水治理应先乡镇、后农村。目前,仅有 26 个镇建成污水处理设 施,24 个镇在建,其余乡镇所在地均未规划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按照《延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 确总体工作目标,制定推进机制、考核办法和奖补办法。指导督 促县区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县域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规划》及单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设计方案,发挥规 -3- 划引领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部门分工和协作机制。目前,改善农村人 居环境工作由住建部门牵头,环保、卫计、财政、规划、水务、 林业、交通、电力等部门分工协作。但实际运行中,分散用力, 资金“撒胡椒面”仍然存在。要强化县级政府统筹作用,集中人、 财、物要素,每年重点抓几个区域和一批示范村庄,先易后难, 积小胜为大胜。

  (三)突出典型引领,点面结合。以建制镇、集镇、公路、 铁路、河流沿线为重点区域,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集中连片示 范区。以垃圾污水治理、卫生改厕为重点,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 范点,着力解决影响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突出短板。打造一批美 丽宜居示范村,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继续执行“双月报送、季 度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的工作机制,计划 6 月份召开现 场观摩推进会。持续开展不定期督查,确保各项工作加快推进、 取得实效,全面推动我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_常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常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阶段性工作汇报各位领导,各兄弟乡镇:今天,有幸借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乡(镇)现场会,和大家一同学习交流体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经验做法,非常高兴,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10 月 30 日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会后,常村镇立即行动,迅速在全镇抛起了一场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标准的人居环境清理大行动,现将活动开展以来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一、措施有力,上下联动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及有关所站长为成员的常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并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具体抓,实行所有班子成员包管理区,机关干部分包村,村两委干部分包重要路段和重点区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成立了办公室,抽调人员充实力量,办公室配套有必要的办公设备。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不同情况推进治理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了常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任务、时间安排、1 机制保障及考评奖惩标准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为契机,以打造“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秩序化”城区环境为目标,以“三问三解”、“同心”品牌实践和“爱国卫生月”活动为载体、以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六小行业”、食品安全为突破口,深入开展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和提升县城品味,树立良好对外形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通过开展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好当前城区管理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城区环境明显改善、交通井然有序、配套设施完好、脏、乱、差现象彻底消除,人民群众满意,社会和谐文明的目标。

  新华小学沿平镇路至中学新桥、中学新桥沿主街道及环城路至竹溪河桥、中学新桥沿文彩路至耳爬坡、小河口沿石砦路至城关第二幼儿园;竹溪河桥沿曙双路至曙河大桥;竹溪河桥沿岚镇路至垃圾中转站的道路沿线、居住和工作区域。

  (一)市容环境卫生整治。一是抓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城区双创包抓责任片区及网格管理责任,坚持组织开展好周五义务大清扫活动,协调解决好环卫体制、机制,实行全天候保洁;深入扎实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突出抓好城区出入口沿线、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一线三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到道路无积尘,无白色、裸放堆积垃圾,无卫生死角。同时要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加大经费投入,认真开展好春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对日常生活垃圾必须要求袋装,定时定点投放,日产日清,严禁乱堆乱放;严禁在沿街建筑物立面乱贴乱画,定期清洗kaiyun、粉刷或包装,确保整洁美观;对公厕管理要按照网格责任区域属地原则,保持清洁卫生。二是抓农贸市场整治。坚决取缔街道两旁及路口、门口乱设摊点等违章现象,保持市场及周边良好卫生环境,做到无违章搭建、无污水、无垃圾、无异味,地面清洁,车辆停放整齐,道路畅通无阻,环卫设施配套齐全,物品摆放井然有序;规范活禽宰杀、烧肉摊点,实行室内营业,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三是加强对城区设施的维修养护,做到道路平整,无塌陷、隆起现象,人行道面砖、路沿、绿化池等无破损,对路灯及环卫等公共设施要不断添置完善,对损坏的要及时检修或更换;按统一要求,规范广告牌匾管理,对擅自设置、严重影响市容和公共安全的户外广告坚决予以拆除,对不符合规定或破损的户外广告、门牌匾限期整改;杜绝流动摊点和店外店经营行为,严禁维修、洗车行业占道经营行为,城区范围内不得设置废品收购点。

  (二)交通秩序整治。交通设施、标志、标线规范齐全,合理设置摩托车、机动车辆停泊位,做到各种车辆分类停放、整齐有序;坚决纠正人力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以及出租车占道叫客、随意停车上下乘客等违规违法行为,做到定点停放、定位候客和上下客、规范营运;机动车不准超载超速行驶、乱停乱靠、随意调头,城区内严禁鸣笛;严格城区运输车辆准入制度,对须经城区的渣土运输车辆,必须做到适量装载,密闭运输,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行驶,无带泥上路、沿途抛洒滴漏现象,货物运输车辆严禁在上午7时至晚7时在城区主街道或重要路口装卸货物。

  (三)“六小行业”及食品安全整治。加大小餐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洗浴、小店铺、小娱乐场所、小旅馆等“六小”行业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一是全面排查,确定整治重点。由药监局牵头,卫生局配合,以片区为单位,对“六小”行业经营户进行排查摸底,掌握辖区内无证经营“六小”行业本底,确定重点整治片区和整治对象。二是联合执法,限期整改达标,集中对“六小”行业进行全面整治,要求各经营单位达到证照齐全、制度上墙、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三防到位、环境整洁、消毒达标、操作规范,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对无证无照非法经营的或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取缔。三是拉网过筛,建立示范点。对“六小”行业进行拉网过筛式的检查指导,在全面整治,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六小”行业示范点。四是强化指导,落实机制。对“六小”行业实行巡回监督检查,加大指导力度,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复查整改情况;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知晓率;实行健康证强制到位,完善卫生管理软件资料,提升“六小”行业自身卫生管理水平。五是切实搞好检测检查,深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重点做好农村集中供水、自来水公司水质安全检查和城区周边农家乐、小餐饮以及农贸市场、超市食品销售点的拉网式排查,严厉查处无证经营和违法经营行为,防止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四)建筑工地和违章建设整治。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凡是施工工地都要按标准设置美观隔离围墙,围墙尽可能设置公益广告;工地内环卫设施齐全,机械、物料堆放整齐,无扬尘,场外无擅自占道施工、堆放物料现象,保持清洁的环境卫生;工地出入口铺设硬质道路,设置冲洗设施;建筑垃圾和残土按指定地点堆放,不得随意倾倒;施工工地、拆迁工地管理有序,无乱搭乱建现象;竣工工地要进行及时清理,路面、道沿、绿化等设施完好无损。对县城及重点镇的违章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依照城乡建设规划和国土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限期整改或拆除。

  (五)城区河道及沟渠整治。开展南江河、石砦河、竹溪河、康熙沟等城区河道及沟渠垃圾专项清理整治,杜绝生活、工业及建筑垃圾倾倒的现象,对人为破坏河道及沟渠环境卫生行为要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处罚等方法进行教育整改。要划分落实责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到沟、河两岸无垃圾污染、水面无漂浮物、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直排等,保证水体卫生清洁;具备条件的要清除两岸杂草、灌丛,栽种观赏树木和岸边坡种草绿化。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及调查摸底阶段(4月1日~4月10日)。开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百日整治活动。搞好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各镇、各牵头部门要成立组织机构,结合各自职责开展摸底排查,制定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整治方案,于4月8日前报送指挥部办公室。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4月11日~6月30日)。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要根据各自整治内容,集中精力、人力和物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入扎实开展各项整治工作。

  第三阶段:考核验收阶段(7月1日~7月10日)。各部门、各单位分别由责任单位组织,按照职责,对照整治内容和标准,先行自查、完善和验收,并及时上报县双创办整治自查总结;县双创办集中对各部门、各单位城区市容环境百日整治活动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治结束后,各职能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制定出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和办法,确保整治成果能够得到持久巩固。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为了确保本次综合整治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县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百日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同志任组长,县人大副主任同志、县双创办主任同志任副组长。

  成员:工商局、质监局、农业局、药监局、广电局各抽调干部一名,卫生局抽调干部二名。

  具体负责督查督办“六小行业”及食品安全和交通秩序整治,具体负责督查督办市容环境卫生、建筑工地和违章建设以及城区河道及沟渠整治。

  各工作组具体负责本组整治任务活动的组织、综合协调、督查和检查验收工作。各专项整治活动组长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落实职责任务、安排部署整治工作,各片区和网格责任单位要积极参与,各社区要主动搞好协调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密切协作的综合整治局面。

  (1)卫生局、药监局:负责抓好小餐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洗浴、小店铺等“六小行业”整治任务;负责组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2)广电局:负责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整治和监督管理,并组织搞好百日整治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3)工商局:负责对“六小”行业的工商营业执照进行检查,依法办理食品、公共场所生产经营者的工商登记,对整改不到位的“六小”行业吊销营业执照、予以取缔,并完成广告牌匾的清理规范任务;

  (4)住建局:负责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建筑工地和违章建设以及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贴乱画、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清理整治任务;

  (7)交通局:负责客运车辆规范运营和占道上下客等整治任务,对修车和洗车行业进行清理规范;

  (10)农业局:负责规范活禽宰杀、烧肉摊点,实行室内营业,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等整治任务;

  (11)质监局:负责对小作坊、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督检查,使小食品作坊整改达标;

  (12)公安局:负责对市容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抗拒执法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的行为进行从严从快处理;

  (13)法院:负责对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提供法律保障,对须强制执行的要从快处理。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爱国卫生暨城区市容环境“百日整治”活动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县双创办要在宣传发动阶段,组织各专项整治责任单位集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现场咨询活动,同时要重点抓好整个活动的全程宣传报道以及编发《简报》等工作;县广电局要开辟专栏、全程参与、追踪报道,宣传典型,设立曝光台,对不文明行为和影响市容环境的现象进行曝光。以此不断深化广大居民素质教育和道德建设,增强人人参与县城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进一步改善农村重点道路沿线环境状况为目标,对农村道路沿线环境脏、乱、差现象进行全面整治,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升农村“窗口”形象。

  “百日整治春雷行动”整治时间从2011年2月20日起至2011年5月31日;整治范围为全区范围内各乡镇过境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重点是宁宿徐高速、宿淮高速、245、249省道等道路两侧环境。

  (一)加大环境整治投入、完善各项环卫管理制度。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相关标准配足配齐“三支”队伍,制订和完善环卫保洁、绿化管养、河道管护等长效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设施、队伍、制度“四落实”。

  (二)围绕“六清六建”,重点整治道路沿线。重点整治农村道路沿线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建筑垃圾等;对破损的垃圾桶和垃圾池进行修复;集中清理各类乱贴乱画、乱堆乱占现象,全面清理废旧猪圈、简易厕所等;对视野范围内的农村集贸市场、镇村容貌进行集中整治,有条件的地方全面粉刷出新。

  (三)对沟渠河塘环境进行整治。重点整治沟渠河塘边的垃圾杂物、水体污染物,对沟渠河塘的岸坡进行除草、平整;对淤积河道进行疏浚等。

  (四)加强道路绿化管养工作。对过境高速公路及分级以上道路沿线绿化草坪、绿篱进行及时养护,枯死苗木及时清理到位,缺株、死株及时补植到位,杂草计划性定期修剪到位,全面清理绿化带内乱耕乱种的各种农作。


标签:环卫新闻

【产品推荐】